1. 首页 > 幼师学校

河北北方学院导师简介(河北北方学院导师信息)

河北北方学院作为河北省属综合性高校,其导师队伍建设始终围绕区域发展需求与学科特色展开。截至2023年,学校已形成以医学、农学为核心,工学、文学、教育学协同发展的多学科导师体系,现有博士生导师42人、硕士生导师38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导师占比达67%。导师队伍中,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形成了“医学临床实践+农业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医学院导师队伍分析

医学院作为学校核心院系,拥有导师158人,占全校导师总数的39.8%。其中主任医师/教授职称占比78%,副高级职称占比22%。学科方向涵盖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三大领域,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省部级课题57项。

学科方向博导人数硕导人数国家级项目数(近5年)
心血管内科5188
肿瘤外科3156
神经内科2124

农学院导师结构对比

农学院聚焦京津冀现代农业需求,现有导师97人,其中具有田间试验站工作经历的导师占63%。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授权发明专利42件。与河北坝上地区共建的"燕麦种质创新团队"入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正高职称副高职称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作物遗传育种128385
植物保护911274
农业资源利用715198

跨学科导师协作网络

学校通过"医工交叉""农医融合"等专项计划,构建了跨学科导师组。如医学影像技术团队联合物理学院开发便携式超声设备,农业信息化团队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建立智慧农场管理系统。此类交叉项目近三年增长率达130%。

交叉领域参与院系联合培养人数成果转化数
生物医学工程医学院+工学院276项专利
数字农业农学院+信息学院193套系统
运动康复医学医学院+体育部152部诊疗规范

青年导师培养机制

针对45岁以下青年教师,学校实施"雏鹰计划",通过海外研修、企业挂职、院士指导等方式提升能力。近三年选派68人次赴欧美交流,42名教师获得企业高级工程师资格。青年导师主持国家基金项目数量年均增长22%。

  • 海外经历覆盖率:医学类82%、工学类75%
  • 企业实践时长:农学类平均120天/年
  • 师德考核优秀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3%以上

导师科研产出质量对比

通过对比三大核心院系数据可见,医学类导师人均发表论文4.3篇/年,农学类3.8篇/年,工学类3.1篇/年。在SCI二区以上期刊发文量中,生物学科导师贡献度达67%,反映出基础研究领域的持续突破。

学科门类年均SCI论文专利转化率产学研合作项目
基础医学28篇15%9项
农业工程17篇22%14项
信息技术12篇35%7项

值得注意的是,学校近年重点建设的"冬奥医疗保障团队"和"京津冀生态修复实验室",分别整合了23名和18名跨学科导师,相关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北京冬奥会医疗支持和雄安新区生态建设。这种"大项目+导师群"的培养模式,显著提升了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277369.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