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师范学校作为四川省南充市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持续推进教学创新与资源整合。2023年该校在专业布局、升学渠道、校企合作等方面呈现显著变化:一是招生规模较五年前缩减30%,转向精细化培养模式;二是新增婴幼儿托育、数字媒体技术等4个前沿专业,淘汰传统师范类专业占比;三是与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等高校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升学率提升至92%;四是投入800万元建设智慧教室与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生均教学设备值达1.2万元。通过横向对比川内同类院校,其专业结构调整幅度、企业订单班覆盖率等指标均位列前茅,但在双师型教师比例(68%)和省级技能大赛获奖数量上仍存提升空间。
一、招生政策与专业调整
2023年该校实施"控量提质"策略,总招生计划缩减至800人,较2019年下降25%。重点打造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等6个核心专业,停招音乐教育、美术设计等传统师范专业。新增专业中,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对接川东北养老产业需求,首年即与3家康养机构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年份 | 招生总数 | 核心专业数 | 新增专业 |
---|---|---|---|
2023 | 800 | 6 | 婴幼儿托育、数字媒体技术 |
2021 | 1050 | 8 | 电子商务 |
2019 | 1200 | 10 | 无人机操控 |
二、升学与就业路径优化
通过"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双考核体系,2023年升学率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其中95%升入省内高职院校。与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校共建贯通培养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实现中高职课程无缝衔接。就业方向从单一教育机构拓展至京东物流、字节跳动等12家知名企业,首次出现"订单班"定向输送人才。
升学类型 | 2023人数 | 2022人数 | 增幅 |
---|---|---|---|
普通高考 | 320 | 280 | 14.3% |
单招考试 | 400 | 370 | 8.1% |
海外留学 | 15 | 8 | 87.5% |
三、师资队伍建设进展
实施"双百工程"引进计划,2023年新增硕士及以上教师23人,聘请企业技术总监12人担任产业教授。开展德国职业教育标准培训项目,45岁以下教师全员参与教学法改革。但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仍偏低,仅占38%,低于全省中职校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四、实训设施升级情况
累计投入1500万元建成幼教实训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设备总数达3600台套。引入VR虚拟现实设备用于幼儿行为观察课程,建设川内首个智慧养老模拟舱。生均实训面积从2.1㎡提升至3.8㎡,但仍低于国家级示范校5㎡标准。
实训类别 | 设备价值 | 合作企业 | 覆盖专业 |
---|---|---|---|
幼教实训中心 | 320万 | 金苹果教育集团 | 学前教育、婴幼儿托育 |
智能制造基地 | 580万 | 长虹电器 | 机电技术、物联网 |
数字媒体工坊 | 260万 | 腾讯云认证 | 数字媒体、平面设计 |
五、产教融合项目突破
与南充文旅局共建"嘉陵江文化传承基地",开发非遗技艺课程模块。京东西南区客服中心在校内设立"直播电商实训室",年孵化学生主播超200人次。但校企合作深度参差不齐,仅35%的专业实现课程共研,低于沿海同类院校50%水平。
六、国际交流新动向
启动"东盟教育交流计划",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汉语教学标准。选派15名骨干教师赴芬兰参加职业教育研修,引入OBE成果导向教学模式。但境外合作院校层次有待提升,目前仍以东南亚职业院校为主。
七、奖助体系完善情况
国家奖学金覆盖面扩大至12%,增设"企业冠名奖学金"8项。建立贫困生就业帮扶机制,与23家企业签订"带薪顶岗-转正直通"协议。2023年受助学生人均获得资助1.1万元,较三年前增长40%。
八、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年培训规模突破5000人次,承接南充市幼儿园园长全员轮训项目。开发"川北民俗文化"系列教材被纳入省级社区教育资源库。但横向课题到账经费仅85万元,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15%,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仍需加强。
总体来看,阆中师范学校正处于转型攻坚期,通过专业重构、升学渠道拓宽、产教融合深化等举措,逐步形成"幼教+信息技术"特色品牌。但需警惕传统师范基因弱化带来的文化断层风险,建议在智能教育装备研发、老年教育标准制定等细分领域寻求突破,同时加强与成渝双城经济圈职教联盟的资源共享,方能在区域职教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9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