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作为西南地区教育重镇,汇聚了多所具有深厚师范教育底蕴的高等院校。以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为代表的师范类院校,构建了覆盖本科至博士的完整师范人才培养体系。四川师范大学依托省属重点大学平台,形成"师范+非师范"双轮驱动模式,其教育学、文学等学科在省内持续领跑;成都师范学院则深耕基础教育文脉,以"应用型师范"为特色,构建起紧密对接成都基础教育需求的专业集群。两校与西华师范大学(南充校区)共同支撑起四川省教师教育的骨架,其中川师大年均输送基础教育师资超2000人,成师院毕业生在成都本地中小学就业占比达65%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还分布着成都文理学院、四川天府新区师范大学等新兴师范力量,通过差异化定位形成多层次师范教育生态。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院校名称 | 创办时间 | 办学层次 | 核心定位 |
---|---|---|---|
四川师范大学 | 1946年(前身川大师范学院) | 省属重点大学 | 综合性师范大学,侧重基础文理学科发展 |
成都师范学院 | 1955年(原温江师范专科学校) | 普通本科院校 | 应用型师范教育,服务成都基础教育 |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 1987年 | 专科层次 | 学前教育师资定向培养基地 |
学科专业布局
院校名称 | 硕士点数量 | 本科师范专业数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
四川师范大学 | 23个 | 28个 | 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9个 |
成都师范学院 | 4个 | 19个 | 小学教育、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 |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 - | 5个 | 学前教育(省级重点) |
师资结构对比
院校名称 | 专任教师总数 | 教授占比 | 博士学位教师占比 |
---|---|---|---|
四川师范大学 | 1800+ | 28% | 65% |
成都师范学院 | 850+ | 18% | 42% |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 200+ | 12% | 28% |
实践教学体系
四川师范大学构建"见习-研习-实习"三级实践体系,与成都七中、石室中学等重点学校建立200+教育实践基地,实行"双导师制"。成都师范学院创新"校地协同"模式,与青羊区、锦江区教育局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年均开展校际教研活动150余场。幼师学院推行"幼儿园全场景实训",配备模拟保育室、儿童行为观察室等专项设施,实现教学情境与岗位需求零对接。
就业质量分析
院校名称 | 总体就业率 | 基础教育就业占比 | 继续深造率 |
---|---|---|---|
四川师范大学 | 94.2% | 41% | 23% |
成都师范学院 | 96.5% | 68% | 12% |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 98.1% | 89% | 3% |
科研创新能力
四川师范大学近五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2项,在教师教育领域形成"西部基础教育大数据""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等特色研究方向。成都师范学院聚焦"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研究,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开发校本教材被40余所中小学采用。幼师学院主持教育部《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地方实施标准研制,建立西部首个幼儿发展评价数据库。
国际交流维度
院校名称 | 合作国家/地区 | 交换生比例 | 双语课程占比 |
---|---|---|---|
四川师范大学 | 美、英、澳等12国 | 3.2% | 15% |
成都师范学院 |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8国 | 1.8% | 8% |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 港澳台地区 | 0.5% | 3% |
校园资源配置
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保留上世纪教育建筑群,成龙校区配置智慧教室120间;成都师范学院温江校区建有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含微格教学系统、虚拟仿真实验室;幼师学院投资建设儿童游戏研发中心,配备眼动仪、行为分析系统等科研设备。三校图书馆师范教育类藏书总量突破200万册,其中川师大馆藏民国时期教育文献达3万余册。
社会服务贡献
四川师范大学连续15年承办"国培计划",培训西部中小学教师超10万人次;成都师范学院组建"常青树"退休教师志愿服务团,年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200余场;幼师学院牵头制定《成都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标准》,参与全市93%公办园质量监测。在"5.12"汶川地震灾后教育重建中,三校累计派出支教教师1200余人次,协助重建中小学校47所。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4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