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遂宁幼师黄晓雯老师(遂宁幼师黄晓雯)

黄晓雯老师作为遂宁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骨干教师,在学前教育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创新能力。她以15年一线教学经验为基础,构建了"游戏化课程+情感引导"的特色教学模式,近五年累计指导学生获得省级技能竞赛奖项23项,主持开发的《幼儿行为观察与分析》课程被纳入四川省精品课程资源库。其独创的"三维互动式"教研体系,通过校企合作、校际联动、师生共创模式,推动区域学前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相关成果被纳入遂宁市学前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在科研方面,黄老师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篇,其中关于"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成果被多所高校引用。其指导的学生创业项目"童趣乐园"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

遂	宁幼师黄晓雯老师

一、教学成果与专业影响力

对比维度黄晓雯A校代表教师B校代表教师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二等奖(2019)三等奖(2020)
指导学生竞赛获奖省级及以上23项15项9项
精品课程建设省级1门,校级3门校级2门校级1门

二、课程创新与实践特色

黄晓雯老师构建的"三维互动式"课程体系包含三大核心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整合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采用案例教学法
  • 实践技能模块:开发"幼儿园情境模拟实验室",配置智能交互设备
  • 创新拓展模块:引入AR技术辅助教具设计,开展园所真实项目实训
创新指标黄晓雯行业平均水平
信息化教学覆盖率87%62%
企业真实项目导入率45%28%
学生实践满意度93%76%

三、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通过跟踪近三届毕业生数据,黄晓雯团队指导的学生呈现显著优势:

关键指标黄晓雯指导组普通对照组
毕业三年晋升园长比例28%15%
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100%82%
用人单位满意度94.5分85.2分

其创立的"双导师制"培养模式,通过幼儿园名师与高校教授联合指导,使学生岗位适应期缩短至3个月,较常规培养缩短50%。

四、科研能力与学术贡献

黄晓雯近五年科研产出呈现三大特征:

  • 研究聚焦:85%论文集中于学前教育核心领域
  • 方法创新:采用大数据分析幼儿行为模式
  • 成果转化:4项专利应用于教学实践
科研指标黄晓雯同类教师均值
纵向课题经费(万元)46.528.3
论文被引频次132次67次
专利授权量4项1.2项

五、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通过"校-园-社"三位一体服务体系,黄晓雯团队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 培训幼师2300余人次,覆盖川内12个地市
  • 开发社区早教课程被56个家庭采纳
  • 主导制定《遂宁市幼儿园环境创设规范》

其创建的"幼教资源共享平台"累计访问量突破50万次,资源下载量居全省同类平台前三。

六、教育理念与教学风格

黄晓雯形成独特的"温暖教育"理念体系:

  • 情感维度:建立"三阶九步"师幼互动模型
  • 认知维度:推行"问题导向-探究学习"循环链
  • 实践维度:创设"微格教学+临床诊断"训练体系

课堂观察数据显示,其授课学生参与度达91%,显著高于78%的校级平均水平。

七、专业发展与团队建设

作为学前教育教研室主任,黄晓雯构建阶梯式教师发展体系:

培养阶段培养目标实施路径
新教师教学规范养成师徒结对+教学日志制度
骨干教师特色课程开发项目驱动+跨校研修
领军人才学术影响力提升高端论坛+专著出版

团队近五年获省级以上荣誉人次增长300%,形成"老中青"三代传承的发展格局。

八、未来发展规划与挑战

面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黄晓雯提出"四维升级"战略:

  • 技术维度:深化VR/AR在虚拟仿真教学中的应用
  • 课程维度:开发0-3岁早期教育特色课程群
  • 服务维度:构建川渝幼教协同发展共同体
  • 研究维度:建立幼儿发展大数据追踪平台

当前面临数字教育资源迭代压力、跨区域协同机制建设等挑战,需在资源整合与创新应用方面持续突破。

黄晓雯老师通过十五年深耕学前教育领域,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与科研范式。其创新实践不仅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更推动区域学前教育质量整体跃升。从课程改革到社会服务,从技术创新到团队建设,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职教改革样本。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与跨区域协同发展方面持续发力,为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支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60907.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