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资阳安岳县师范学校(安岳师范学校)

四川资阳安岳县师范学校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等师范教育机构,其发展历程与区域基础教育需求紧密相连。学校以培养基层文理教师为核心目标,注重师范技能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形成了“立足安岳、辐射川东”的办学格局。近年来,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在基础文理学科教育领域保持优势,同时逐步拓展艺术、信息技术等新兴方向。校园硬件设施与数字化教学水平显著提升,但受限于县域经济条件,在高端人才引进和科研资源整合方面仍面临挑战。以下从八个维度对其现状进行深度剖析。

四	川资阳安岳县师范学校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42年创建的安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历经多次更名与改制,2005年定名为现名并明确师范教育主业。当前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主要面向川渝地区输送小学及初中教师,同时承担在职教师培训任务。

时间节点 重大事件
1942-1958年 初创阶段,以短期师资培训为主
1978-1999年 转型为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增设音体美专业
2005年至今 聚焦师范教育,停止非师范专业招生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现有6个师范类专业,其中语文教育、数学教育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实践技能”三模块结构,实践课程占比达40%。

专业类别 核心课程 技能证书
语文教育 古代文学、现代汉语、教材教法 普通话二甲、书法等级证
数学教育 数学分析、几何画板、逻辑训练 数学建模资格证
英语教育 英美文化、教学语法、语音训练 TEM-4(通过率约35%)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截至2023年,学校共有教职工182人,其中专任教师146人。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仅占15%,反映出学历提升空间较大。

职称类别 人数 占比
正高级教师 12 8.3%
副高级教师 54 38.1%
中级及以下 80 55.6%

四、学生规模与生源质量

近三年年均招生600人,本地生源占比72%,留守儿童家庭学生占31%。2023年录取分数线为485分(理科)/512分(文科),较五年前下降15分。

年份 招生计划 实际报到率
2021 620 92%
2022 600 89%
2023 580 87%

五、教学设施与实训资源

学校建有微格教室、智慧教室等专项实训场所,但生均教学设备值低于全省中职平均水平。电子图书资源更新滞后,专业期刊种类不足。

设施类型 数量 生均配置
计算机机房 8间 每百生65台
钢琴房 42间 音乐专业每10人/间
实训基地 3个(小学、幼儿园) 覆盖60%毕业生

六、毕业生就业与升学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1.3%,其中进入公立学校的占68%,民办教育机构占23%。专升本录取率连续三年维持在12%-15%区间。

就业去向 比例 典型单位
公办中小学 68% 安岳实验小学、通江中学
民办学校 23% 绵阳东辰国际学校
自主创业 5% 教育培训机构

七、社会服务与区域影响

学校年均开展教师培训3000人次,覆盖周边12个区县。近五年为乡镇学校定向培养教师476人,但高端教研项目参与度较低。

服务类型 年度数据 覆盖率
国培计划 800人次 资阳市25%份额
送教下乡 120次 涉及42所村小
教育扶贫 资助学生132人 建档立卡户全覆盖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路径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本科层次师范院校竞争导致优质生源流失;二是县级财政制约下的实训设备更新滞后;三是“双减”政策下教育产业链延伸受限。建议通过建立“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争取省级专项债券支持、开发老年教育等新方向实现转型。

四川资阳安岳县师范学校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的重要节点,在坚守师范教育本色的同时,亟需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教融合突破发展瓶颈。其“扎根县域、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与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但在师资结构优化、专业认证标准达成等方面仍需持续发力。未来可通过构建“中高职衔接”培养体系、深化与重点中学联合教研等举措,重塑区域性师范教育标杆地位。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7392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