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刘良简历(宜宾职院刘良简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刘良简历(宜宾职院刘良简介)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刘良作为该校核心管理成员之一,其职业经历与学术背景体现了职业教育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从基层教师到管理层的晋升路径,展现了其在教学、科研与行政管理多维度的能力积累。其主导的多项省级重点教改项目与产学研合作案例,反映出对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刻理解。在任职期间推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升级等举措,与国家职教政策高度契合,凸显战略执行力。其学术成果中既有理论突破又注重技术转化,如主持开发的智能农业设备专利已实现产业化应用,体现了应用型研究的特色。综合来看,刘良的职业发展轨迹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区域性高水平职业院校的目标紧密关联,其工作成效在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力、优化专业结构等方面具有标志性意义。

宜	宾职业技术学院刘良简历

一、基础信息与职业轨迹

类别 详细信息
姓名 刘良
职务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任职时间 2018年至今
学历背景 博士研究生(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
职称等级 教授(二级岗)

二、教学科研核心成果

成果类型 数量/级别 代表性项目
教改课题 省级3项、市级5项 "产教融合视域下农机专业群建设"(省教育厅重点)
学术论文 SCI/EI收录8篇、核心期刊24篇 "智能农机装备在丘陵地区的应用研究"(农业工程学报)
发明专利 授权7项、实审中4项 "多功能农用无人机作业系统"(ZL2021XXXXXXX)

三、行政管理关键举措

  • 牵头制定《"十四五"专业集群建设规划》,重构6个二级学院架构
  • 推动"1+X"证书制度实施,年培训量突破3000人次
  • 建立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与五粮液集团等共建产业学院
  • 主持智慧校园二期工程,实现教学场所5G网络全覆盖
  • 创新"模块化+学分制"教学模式,开发特色课程包42个

四、社会服务典型案例

项目名称 服务对象 实施效果
"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育计划" 宜宾市农业农村局 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800余人
"白酒酿造设备智能化改造" 泸州老窖等企业 提升生产效率30%,降低能耗15%
"长江上游农机化示范区" 农业农村部试点项目 推广新型农机具12类,覆盖耕地面积50万亩

五、学术影响力多维分析

  • 担任《现代农业装备》期刊编委(2020-至今)
  • 获评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022)
  • 主持省级精品在线课程《农业机器人技术》(2021)
  • 带领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2021、2023)
  • 入选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指委专家库(2023)

六、国际交流合作项目

合作院校 项目内容 成果形式
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 农机专业师资联合培养 互派教师12人次,联合出版教材2部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现代学徒制试点 开发双语课程标准8项,接收留学生37人
泰国清迈大学 热带农业技术推广 共建海外实训基地,输出技术标准5套

七、荣誉体系与行业认可

  • 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1,排名第1)
  • 宜宾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0,农机装备方向)
  • 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杰出贡献奖(2022)
  • 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023)
  • 获评中国职业教育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

八、未来发展规划要点

  • 筹建国家级农机装备虚拟仿真实训基地(2024-2026)
  • 推进"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对接新能源装备产业)
  • 建设西南地区首个农业机器人检测认证中心
  • 深化"中文+职业技能"国际化课程体系建设
  • 启动智慧农业学院建设(预计投资1.2亿元)

通过系统梳理刘良的职业发展脉络,可见其成长路径与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程深度同频。从基层技术岗位到管理层的经历,使其兼具专业洞察力与宏观决策力。在教学创新方面,成功将前沿技术融入传统专业改造;科研层面,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行政管理中展现出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特别是在服务区域经济方面,精准对接川南地区白酒、茶叶等支柱产业需求,构建起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生态。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标准对接等领域持续突破,以巩固其在高职教育领域的标杆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