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遂宁市应用技术职业学校新校区(遂宁应技职校新校)

遂宁市应用技术职业学校新校区(遂宁应技职校新校)

遂宁市应用技术职业学校新校区是四川省职业教育布局优化的重要实践成果,其建设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现代职教理念。新校区位于遂宁市河东新区科教产业园核心地带,占地约800亩,总投资超12亿元,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可容纳全日制在校生1.2万人。项目采用“智慧校园+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模式,配备先进实训中心、企业联合实验室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集群。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生产场景、建设“校中厂”模式,形成“教学-实训-生产-研发”一体化链条,显著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就业竞争力。新校区的建设不仅缓解了老校区空间不足的制约,更通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资源高效配置,为川渝地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重要支撑。

遂	宁市应用技术职业学校新校区

一、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

新校区选址于遂宁市河东新区科教产业园,地处成渝经济圈黄金节点,距离遂宁市中心仅8公里,毗邻G93成渝环线高速与绵遂高速交汇枢纽。周边分布着遂宁机场(在建)、遂宁高铁站(规划)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形成“半小时通达全域”的交通格局。

对比维度 遂宁新校区 传统职业院校 成渝同类院校
区位定位 成渝经济圈核心节点 城市边缘或郊区 区域产业带依托
交通配套 高速/机场/高铁复合网络 单一公路依赖 轨道交通覆盖率高
产业联动 电子信息产业园毗邻 独立办学为主 产业链协同紧密

二、校园规划与功能分区

整体规划遵循“一心两轴多组团”结构,以中央景观湖为核心,纵向教学轴与横向生活轴交叉布局。功能分区包含教学实训区、产学研合作区、生活服务区、运动休闲区四大板块,其中实训楼群采用模块化设计,可灵活调整空间布局。

  • 教学区:6栋智能化教学楼,每栋配备VR/AR虚拟仿真教室
  • 实训区:涵盖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等8大实训中心
  • 生活区:学生公寓按4人间标准建设,配备智能家居系统
  • 运动区:含标准化田径场、室内体育馆及水上运动中心

三、教学设施与技术应用

实训设备总值达2.3亿元,重点建设“工业4.0”示范性实训基地。引入MES制造执行系统、数字孪生平台等先进技术,实现教学过程全数字化管控。

设施类型 数量/面积 技术特征 应用场景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8000㎡ 5G+工业互联网 精密加工/机器人编程
云计算机房 200个终端 容器化部署技术 软件开发实训
现代物流实训馆 5000㎡ AGV调度系统 仓储管理实训

四、专业设置与产业匹配度

紧密对接遂宁“5+2”现代工业体系,形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双主体专业架构。2023年招生专业中,智能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的产业匹配度达92%,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提升至75%。

  • 重点专业群: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技术、数字经济
  • 特色专业:锂电材料技术(服务射洪锂电产业园)、文旅服务(对接观音故里文旅产业)
  • 动态调整机制:每年根据企业需求更新10%课程内容

五、师资队伍建设创新

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校企互聘”机制引进企业技术骨干。目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双师型”教师比例突破60%,较老校区提升28个百分点。

师资类型 人数 企业经历要求 培养路径
专业带头人 32人 10年以上行业经验 海外研修+企业挂职
企业兼职教师 86人 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学期轮岗授课
青年教师 150人 2年企业实践 导师制+项目实训

六、产教融合实践模式

构建“四阶递进”培养体系:1年级基础认知→2年级跟岗实习→3年级顶岗实训→4年级就业创业。与京东方、恩捷股份等企业共建“厂中校”,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无缝对接。

  • 订单班比例:占毕业生总数65%
  •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12门核心课由校企双负责人制
  • 技术服务平台:年承接企业技改项目50余项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成“一云三平台”智慧校园体系,包括教育大数据中心、教学管理平台、智能服务平台和安全监控平台。物联网设备接入量达1.2万台,实现能耗监测、考勤管理、图书借阅等场景全覆盖。

系统模块 功能特性 使用成效
AI课堂分析系统 表情识别/专注度评估 教学改进建议生成效率提升70%
虚拟仿真资源库 100+专业课程资源 高危实训项目替代率达85%
智慧安防平台 人脸识别+电子围栏 校园安全事件下降92%

八、可持续发展能力

建立“碳足迹”监测系统,光伏屋顶装机容量达3.2MW,年减排二氧化碳2800吨。校企合作设立绿色技术研发中心,重点攻关锂电回收、节能建筑等关键技术。

  • 节能措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覆盖80%建筑
  • 循环经济:实训耗材回收率91%
  • 社会服务: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万人次

遂宁市应用技术职业学校新校区通过空间重构、资源重组、模式重建,实现了从传统职业院校向现代化高水平职业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其“产教融合生态圈”建设模式为西部地区职教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特别是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混合所有制办学、智慧校园建设等领域形成显著示范效应。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入推进,校区有望成为区域技术技能积累与创新的重要载体,持续为产业升级输送高素质技术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