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技师学院崇州分院是四川省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成都技师学院优质资源,结合崇州地方产业特色,构建了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教育体系。该分院自2018年正式运行以来,累计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5000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80%以上进入成都及周边先进制造企业。通过“校地企”三方联动模式,分院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融入创新链”的办学特色,尤其在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维修等新兴领域,已成为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技师学院崇州分院前身为崇州市技工学校,2016年经成都市政府统筹划转至成都技师学院管理,2018年完成校区扩建并正式挂牌。分院定位为“区域产业服务型高职院校”,重点服务成都西部片区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三大产业集群。
时间节点 | 发展事件 | 关键成果 |
---|---|---|
2016年 | 纳入成都技师学院管理体系 | 师资共享机制建立 |
2018年 | 新校区投入使用 | 实训面积扩大至8000㎡ |
2021年 | 获批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年培训能力突破3000人次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分院现设6个二级学院,开设23个高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4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融合”架构,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实践课程占比达65%。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合作企业 | 就业对口率 |
---|---|---|---|
智能制造 | 工业机器人应用 | 西门子、京东方 | 92.3% |
电子信息 | 物联网技术 | 华为、富士康 | 89.7% |
现代农业 | 农产品电商 | 海底捞、盒马鲜生 | 86.5%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资源
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8%,硕士以上学历占63%。建有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2门,校企共建教材覆盖率达90%。
师资类型 | 人数 | 企业实践经历 | 科研成果 |
---|---|---|---|
专业带头人 | 28 | 平均5.2年 | 年均横向课题3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65 | 行业经验超8年 | 参与开发岗位标准17项 |
青年教师 | 99 | 轮岗实训覆盖率100% | 获教学竞赛奖23项 |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分院建有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6大实训中心,设备总值1.2亿元。与32家企业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合作关系,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800万元。
实训类型 | 场地面积 | 设备数量 | 年使用频次 |
---|---|---|---|
基础实训室 | 3200㎡ | 865台套 | 2.4万次/年 |
生产性实训基地 | 2800㎡ | 132台套 | 1.8万次/年 |
虚拟仿真中心 | 1500㎡ | VR设备68套 | 1.2万次/年 |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8.2%,专业相关度85%,平均起薪4820元/月。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技能认证-顶岗实习”三位一体培养机制。
指标类型 | 2020届 | 2021届 | 2022届 |
---|---|---|---|
就业率 | 97.5% | 98.1% | 98.7% |
国企就业比例 | 32% | 35% | 41% |
专升本率 | 12% | 15% | 18% |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4200人次,承接企业技术攻关项目23项。建立“乡村振兴学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700人。
服务类型 | 服务对象 | 年度规模 | 社会效益 |
---|---|---|---|
企业定制培训 | 在岗职工 | 2800人次 | 提升生产效率15% |
新型学徒制 | 新生代农民工 | 1200人次 | 取证率91% |
社区教育 | 城乡居民 | 350场次 | 覆盖4.2万人 |
七、创新成果与技术转化
近五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7项,开发企业技术标准19项。师生团队参与完成“智能仓储物流系统”等12项技术改造项目。
成果类型 | 数量 | 转化金额 | 应用场景 |
---|---|---|---|
技术研发 | 43项 | 860万元 | 汽车零部件检测 |
工艺优化 | 31项 | 540万元 | 农产品深加工 |
教材开发 | 29本 | - | 智能制造专业群 |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当前面临产业升级加速、生源结构变化等挑战。分院计划投资1.5亿元建设“工业4.0”实训工厂,深化与瑞士GF加工方案等国际企业的合作,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