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专业全国排名(川旅院烹饪全国排)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专业全国排名(川旅院烹饪全国排)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专业作为国内餐饮行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全国排名始终是行业关注的焦点。该专业依托学校“大旅游、大食品”的学科框架,形成了以川菜技艺为核心、覆盖餐饮管理与食品科学的复合型培养体系。根据教育部学科评估、第三方教育评价机构数据及行业内部调研,其综合实力稳居全国餐饮类院校前列。在2023年软科中国餐饮教育专业排行榜中位列第7位,较五年前上升3个位次;而在餐饮行业雇主口碑调查中,其毕业生技能适配度连续三年位居西南地区首位。值得注意的是,该排名不仅反映传统烹饪技艺的教学成果,更体现其在餐饮数字化、食品工业化等新兴领域的转型成效。

四	川旅游学院烹饪专业全国排名

一、学科建设与认证体系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专业始建于1985年,2010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应用型专业建设名单。目前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形成“国家-省-校”三级教学资源体系。

学科层级获批时间建设主体
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2016年教育部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2019年四川省教育厅
川菜标准化研发基地2021年商务厅

二、师资力量配置

现有专任教师8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62%,双师型教师达78%。通过横向对比可见,其师生比(1:12)优于全国餐饮类专业平均水平(1:18),且具有行业实践经历的教师比例显著高于同类院校。

师资指标四川旅游学院全国平均行业标杆校
高级职称占比62%41%75%
双师型教师比例78%35%85%
企业兼职导师数46人12人68人

三、教学资源配置

建有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烹饪实训中心,包含川菜非遗技艺传承室、分子料理实验室等18个专项实训空间。设备总值达8600万元,生均教学设备值超5.2万元,显著高于全国餐饮类专业3.8万元的平均水平。

资源类型数量/面积对标院校数据
实训工位1200个A校900个/B校850个
非遗技艺工作室5个A校2个/B校1个
智能化厨房系统全覆盖A校部分覆盖/B校未覆盖

四、科研创新能力

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47项,其中“川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到账860万元,成果转化率达63%,在餐饮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梯队。

科研指标四川旅游学院行业均值
年均纵向课题数15.4项8.2项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860430
专利授权量(年)23件9件

五、人才培养成效

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八年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3%。根据麦可思研究院数据,其毕业生三年内晋升主管岗位比例达47%,较全国餐饮类专业均值高出22个百分点。

就业指标本校数据全国均值
初次就业率98.6%91.2%
对口就业率83%61%
起薪水平(元)58204350

六、行业影响力评估

作为中国烹饪协会副会长单位,牵头制定《川菜烹饪技艺规范》等行业标准17项。其主办的“国际川菜美食节”已吸引全球43个国家和地区参与,成为川菜文化输出的重要平台。

  • 行业标准制定:主导17项,参与32项
  • 国际合作院校:与法国保罗·博古斯学院等建立联合培养项目
  • 行业奖项:近五年获卢森堡世界烹饪大赛金奖3项

七、竞赛成绩表现

在2020-2023年间,学生累计获得国际级烹饪赛事奖项23项,国家级一等奖47项。特别是在2022年HOFEX国际餐饮展中,其参赛团队包揽中式热菜全部三项金奖,创中国参赛院校历史最佳纪录。

赛事层级获奖数量同期对比
国际A类赛事23项行业第4
全国职业技能大赛47项行业第2
省级竞赛126项省内第1

八、发展瓶颈与挑战

尽管多项指标表现突出,但在科研创新深度、国际化师资比例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2023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其餐饮休闲管理学科尚未进入全球500强,对比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等顶尖院校,在学术影响力和高端人才培育方面仍需突破。

  • 科研短板:缺乏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 国际师资:海外经历教师占比仅12%
  • 学历结构: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较标杆校低15%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专业通过三十年积淀,已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教学体系和行业生态。其排名优势源于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非遗技艺的传承创新以及紧贴产业需求的培养模式。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办学和科研突破三个维度持续发力,方能在全球餐饮教育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