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元市高级职业中学作为川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形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办学体系。学校以"产教融合、德技并修"为核心理念,构建了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三大专业集群,其中畜牧兽医、电子技术应用等省级重点专业在区域内具有显著优势。通过"校中厂+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对口升学率达75%,累计为地方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名。学校先后获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其"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育人机制,为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一、学校基础概况
指标项 | 数据详情 |
---|---|
创办时间 | 1982年(前身为广元县农业中学) |
校园面积 | 主校区占地210亩,实训基地80亩 |
办学性质 |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省级财政全额拨款) |
在校生规模 | 全日制中专生6823人(2023年数据) |
教职工总数 | 412人(含企业兼职教师68人) |
学校实行"一校三区"管理模式,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推广"三位一体架构。特别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学院,针对川陕甘结合部农业特色开设专项课程,近五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达1.2万人次。
二、专业建设布局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省级认证情况 |
---|---|---|
现代农业类 | 畜牧兽医、园艺技术 | 2个省级示范专业 |
先进制造类 | 数控技术应用、机电一体化 | 1个省级重点专业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 | 市级特色专业群 |
现代服务类 | 会计事务、旅游服务与管理 |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
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效显著,近三年停招服装设计等3个专业,新增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商务等5个专业。与京东集团共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与中兴通讯合作开发5G通信实训课程包,实现专业链与区域产业链深度匹配。
三、师资队伍结构
职称结构 | 学历结构 | 双师比例 |
---|---|---|
正高级教师占比8.2% | 硕士研究生占比35.6% | 双师型教师占比79% |
副高级教师占比21.3% |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100% | 企业实践经历教师占比63% |
中级职称占比45.7% | 博士/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5人 | 行业特聘技能导师42人 |
实施"名师工作室"培育计划,建成畜牧兽医、电子技术应用2个省级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推行"高校教授+企业工程师+骨干教师"混编教学团队模式,近五年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5项。
四、教学改革成效
改革项目 | 实施成果 |
---|---|
1+X证书制度试点 | 覆盖12个专业,取证率92.7% |
模块化教学改革 | 开发岗位导向课程包48个 |
岗课赛证融通 | 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年均增长15% |
新型活页式教材 | 校企联合开发教材17本 |
构建"基础平台+专业群+个性化模块"课程体系,引入企业真实项目23个作为教学案例。与广元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共建"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开发《智能产线运维》等6门定制化课程,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实时对接。
五、产教融合实践
合作类型 | 典型案例 | 年度效益 |
---|---|---|
引企入校 | 广元智创电子有限公司(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 年产值突破800万元 |
订单培养 | 吉利集团"成蝶计划"定向班 | 年输送技术人才200余人 |
技术攻关 | 与四川农业大学合作畜禽疫病防治项目 | 获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 |
培训中心 | 川陕甘电商人才培训基地 | 年培训量超3000人次 |
创新"产权共有、利益共享"合作机制,校企联合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统筹实训基地运营。与广元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建"秦巴山区职业技能提升中心",开发康养护理、农产品电商等12个专项培训包,近三年开展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4300余人次。
六、学生发展路径
发展渠道 | 2023年数据 | 趋势分析 |
---|---|---|
直接就业 | 占比62.3%(制造业占38%) | 高端制造业就业比例年增5% |
对口升学 | 占比37.7%(本科录取率19%) | 专升本比例三年增长12% |
创业扶持 | 成功孵化项目47个 | 年均增长20% |
海外就业 | 赴日介护实习生32人 | 开辟东南亚新通道 |
建立"成长导师+职业规划+跟踪服务"十年培育机制,开发职业发展数字画像系统。与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共建"3+4"贯通培养项目,近五年向本科院校输送学生863人,其中电子信息类专业升学率达82%。
七、基础设施配置
设施类别 | 数量/面积 | 智能化水平 |
---|---|---|
实训工位 | 机械加工区280个,电子实训区450个 | 设备联网率达75% |
虚拟仿真 | VR/AR实训室8间,覆盖12个专业 | 配置5G+工业互联网环境 |
图书资源 | 纸质图书12万册,数字资源26TB | 建有课程资源知识图谱 |
运动场馆 | 标准田径场2个,室内体育馆1个 | 配备智能体质监测系统 |
投入1.2亿元建成产教融合实训大楼,集成智能仓储、工业机器人等实训模块。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共建"ICT人才培养基地",部署5G基站3处,开发光传输、云计算等实训场景23个。
八、社会服务贡献
服务领域 | 年度数据 | 区域影响 |
---|---|---|
技术扶贫 | 培训基层农技员680人次 | 覆盖利州、昭化等6个区县 |
社区教育 | 开展养老护理等公益培训132场 | 受益居民超1.2万人 |
标准输出 | 开发农业职业技能等级标准5项 | 被川陕甘15所职校采用 |
文化传承 | 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7名 | 蜀道石刻技艺列入省级名录 |
牵头成立"秦巴山区职业教育联盟",联合陕西汉中、甘肃陇南等地12所院校开展资源共享。开发《川北特色农产品电商运营》等区域特色教材,其"田间课堂+电商实战"教学模式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广元市高级职业中学通过构建"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与岗位衔接、人才与需求适配"的育人体系,在西部地区职业教育改革中形成独特范式。其"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孤岛效应",特别是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方面,通过定制村"两委"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农技员"培养工程,累计为偏远乡镇输送实用人才2300余名。随着"十四五"期间新基建专业群的持续发力,学校正朝着建设全国乡村振兴示范职校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