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堂县职业高级中学(以下简称“金堂职高”)是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唯一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也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以“工匠精神”为核心,构建了“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育人体系,形成了“升学有径、就业有位、创业有方”的办学特色。截至2023年,学校开设12个专业大类,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与京东方、通威新能源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5个,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对口升学本科上线率超30%。硬件设施方面,学校拥有省内一流的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楼及智慧农业实践基地,实训设备总值突破1.2亿元。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8人,形成“名师引领、专兼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学校概况与核心数据
指标 | 2018年 | 2023年 |
---|---|---|
在校学生数 | 3200人 | 4560人 |
专任教师数 | 180人 | 245人 |
实训室数量 | 28间 | 56间 |
合作企业数量 | 45家 | 122家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集群+岗位模块”三级课程体系,重点打造智能制造、现代服务、数字商贸三大专业群。其中,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与京东方合作开发《LED封装工艺》等6门定制课程;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引入德国双元制课程标准,建成西南地区首个校企联合认证中心。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设备价值(万元) |
---|---|---|
智能制造 | 工业机器人编程、3D打印技术 | 2300 |
电子商务 | 直播电商运营、跨境电商实务 | 850 |
现代农业 | 智慧农业系统管理、农产品电商 | 1200 |
三、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组建“大师工作室+企业技师+高校教授”三维师资团队。实施教师企业实践制度,每年选派30%专业课教师赴合作企业顶岗研修,同时聘请行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正高级职称教师 | 18人 | 7.3% |
硕士研究生教师 | 65人 | 26.5% |
双师型教师 | 184人 | 75% |
四、产教融合模式创新
学校首创“厂中校+校中厂”双向融合模式,与通威新能源共建“光伏技术产业学院”,实现“教室即车间、师傅即教师”的教学场景。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开发《多晶硅生产流程优化》等工学结合课程,学生作品获省级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
- 与京东方共建“未来工程师培养计划”,年输送实习生200余人
- 联合蜀虹装备公司设立“精密制造订单班”,毕业直通率100%
- 携手阿里巴巴打造“农村电商人才孵化基地”,年培训学员超千人次
五、学生发展路径多元化
构建“技能高考、高端就业、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发展通道。2023年,432名学生通过职业技能高考升入四川工程职技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率同比提升15%。就业方面,与成都淮州新城管委会建立“招生即招工”机制,本地企业留人率达68%。
发展类型 | 2023年数据 | 同比变化 |
---|---|---|
对口升学人数 | 876人 | ↑23% |
直接就业人数 | 2150人 | ↑12% |
创业项目数 | 48个 | ↑35% |
六、实训基地建设成效
投入8000万元建成“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包括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物流实训中心、智慧农业实训中心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配备价值1600万元的工业机器人工作站,可同时容纳200名学生实训。
- 与西门子合作建设工业4.0示范线,年承接企业员工培训300人次
-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种植优质水稻品种,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 物流实训中心引入AGV智能仓储系统,模拟亚马逊仓储作业流程
七、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学校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等项目26期,覆盖8000余人次。牵头组建淮州新城职教联盟,与12所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合作,开发《传统手工艺体验》《现代农业认知》等12门社会实践课程。
服务项目 | 2023年数据 |
---|---|
职业技能鉴定 | 3200人次 |
社区教育课程 | 45门 |
扶贫培训 | 覆盖12个乡镇 |
八、国际化办学探索
与泰国清迈职业技术学院缔结友好学校,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海外教学项目。引进德国IHK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开发国际通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标准。2023年选派15名骨干教师赴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领导力培训。
- 输出“川菜制作”“蜀绣工艺”等6个国际培训标准
- 接收老挝、越南留学生32人,开设定制化汉语课程
- 参与中德(四川)职业教育合作联盟,引进胡格模式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