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英雄事迹(川职院英模事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英雄事迹(川职院英模事迹)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作为西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始终秉持“厚德强技”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涌现出众多先进事迹。近年来,该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技术英才等实践,形成了一系列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成果。例如,其“双师型”教师团队研发的智能农机设备助力川北农业现代化,学生团队在国家级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校企共建的产业学院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尤其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师生组成的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超10万人次,彰显了职业院校的责任担当。以下从八个维度系统梳理该校的英雄事迹与突出贡献。

四	川职业技术学院英雄事迹

一、产教融合创新模式引领职教改革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率先探索“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与京东、华为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课程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

年份 合作企业数量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数 订单班培养学生数
2018 87家 12个 632人
2020 145家 24个 1245人
2023 218家 36个 1890人

通过“岗位导向+项目驱动”教学模式,近三年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7%,高于全国职教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二、技术攻关助力区域产业升级

学校组建跨学科技术团队,聚焦智能制造、现代农业等方向开展应用研发。

技术领域 专利授权量(2020-2023) 技术转化金额(万元) 服务企业数量
智能农机装备 47项 850 68家
农产品深加工 32项 620 53家
工业互联网 28项 1200 45家

其中“丘陵地区无人机植保系统”使川中地区农药使用量降低37%,相关标准被纳入农业农村部技术推广目录。

三、乡村振兴实践中的教育铁军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构建“技术培训+产业孵化”帮扶体系。

  • 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2万人次,覆盖川东北23个县
  • 建成科技助农示范基地8个,推广新品种17个
  • 师生团队为贫困村设计旅游路线12条,带动户均增收2.4万元

典型案例: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为南江县光雾山镇设计的非遗主题民宿群,使当地旅游旺季入住率提升至98%。

四、技能竞赛铸就工匠精神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统计:

赛事级别 获奖数量(2019-2023) 金牌占比
国家级 143项 28%
省级 378项 19%

特别是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新能源汽车技术赛项团队以总分第一打破华东院校长期垄断,实现西部职教历史性突破。

五、师资队伍建设的“双螺旋”路径

通过“内培外引”机制打造高水平教学团队:

  1. 实施教授博士“双百工程”,引进行业领军人才42名
  2. 选派289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研修,获取国际认证资格
  3. 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14个,完成企业技改项目67项

目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9%,较2018年提升41个百分点,居全省同类院校首位。

六、文化传承创新的职教范式

将非遗技艺融入专业教学,开发特色课程:

非遗项目 课程化改造成果 学生创业项目数
蜀绣 开发数字化针法库,申请外观专利12项 8个电商品牌
川剧脸谱 创建AR表情包库,下载量突破50万次 3个文创工作室
羌族刺绣 制定校企合作标准3项,培训传承人216名 5个扶贫工坊

七、国际化办学的西部突破

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创新“三元制”培养模式:

  • 联合开发课程28门,其中双语课程占比65%
  • 互派师资42人次,开展线上教研活动76场
  • 毕业生海外就业率从3%提升至17%

2023年成功承办“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论坛,与12国院校签署合作协议。

八、应急攻坚展现职教担当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学校快速响应:

  1. 组织医学护理专业学生成立“抗疫先锋队”,服务社区核酸检测超8万人次
  2. 改造实训设备生产医用口罩,累计捐赠50万只
  3. 开发“停课不停学”资源包,保障1.2万名学生在线学习

数据对比:相较常规教学周期,疫情期间教师线上教学能力达标率从68%跃升至94%,数字资源库访问量激增320%。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多维创新实践,构建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职教生态。其经验表明,职业院校完全可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赋能,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需进一步突破体制机制壁垒,在国际化标准输出、数字化转型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西部职教改革提供更丰富的“川职方案”。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