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院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紧密围绕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产业需求,构建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作为绵阳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与京东方、长虹集团等知名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育人模式。近年来,学院通过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建设省级重点专业群等举措,逐步提升办学内涵,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为区域产业升级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98年成立的绵阳市工业学校,2006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办学定位聚焦“立足绵阳、服务四川、辐射西部”,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核心目标,形成“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德技并修”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专业设置与教学资源
学院现设智能工程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开设专业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等三大类。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3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二级学院 | 专业数量 | 省级重点专业 |
---|---|---|
智能工程学院 | 8 | 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
信息技术学院 | 7 | 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技术 |
经济管理学院 | 6 | 电子商务、会计 |
三、师资队伍结构
截至2023年,学院共有专任教师42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5%,“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2%。通过实施“教授工程”“企业导师引进计划”,累计培育省级教学名师3人,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120余人。
四、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2个,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电子商务虚拟仿真实训室被列为中央财政支持项目。与京东方、富士康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23个,实现“岗位轮训+顶岗实习”的递进式培养。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96.2%,本地就业占比68%,专业对口率81%。学院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为绵阳市“中国科技城”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参与企业技术改造项目47项。
指标 | 2021 | 2022 | 2023 |
---|---|---|---|
毕业生就业率 | 94.5% | 95.8% | 96.2% |
企业满意度 | 91.2% | 92.5% | 93.7% |
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数 | 12 | 18 | 23 |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院与德国埃尔福特应用技术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中德智能制造”双元制试点项目。累计选派56名师生赴海外研修,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职业培训项目3个。
七、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构建“奖助贷勤补”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年均发放奖学金300余万元。设立创新创业孵化中心,近三年孵化学生创业项目47个,其中“智能物流机器人”项目获省级金奖。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新兴产业匹配度待提升、高端人才引进压力较大等挑战。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推进,学院正着力打造“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专业群,申报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力争实现办学层次新突破。
绵阳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区域职业教育特色。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标准对接等方面持续发力,为西部地区产业升级提供更有力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