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中和职业中学潘婷婷(中和职中潘婷婷)

成都中和职业中学潘婷婷(中和职中潘婷婷)

成都中和职业中学潘婷婷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教学实践与创新成果在区域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她以“产教融合、技能为本”为核心理念,构建了一套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在课程开发、学生管理及社会服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通过深度参与企业项目、推动竞赛成果转化,她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将职业教育的社会价值延伸至产业链优化层面。其工作模式为职业院校教师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样本,同时也暴露出资源整合、跨区域协作等现实挑战,成为观察当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

成	都中和职业中学潘婷婷

教学成果与数据表现

潘婷婷主导的智能制造专业群连续五年保持95%以上就业率,其中2022届学生对口就业率达87%,较四川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高出12个百分点。通过校企共建“订单班”模式,她推动12家本地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实现岗位需求与课程内容的动态匹配。

年份就业率对口就业率企业合作数量
201892%78%8家
201994%83%10家
202093%80%9家
202196%85%11家
202295%87%12家

课程体系创新路径

潘婷婷牵头开发的“模块化+项目化”课程体系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将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仓储管理等前沿技术融入教学。通过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她带领团队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其中《智能制造系统运维》课程被纳入全国职业院校教材遴选库。

课程名称开发时间企业参与度应用效果
工业机器人编程实务2019年技术方案联合设计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一等奖
智能仓储管理实务2020年提供实训设备支持企业定向招聘比例提升40%
工业互联网应用基础2021年派遣工程师兼任导师课程资源被5所院校共享

学生管理能力特色

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特点,潘婷婷创立“三维评价+成长档案”管理模式,通过职业素养测评技能进阶跟踪心理发展干预三个维度构建个性化培养方案。其指导的2020级“订单班”实现零违纪记录,3名学生获评市级优秀毕业生。

管理维度实施工具典型成效覆盖范围
职业素养测评企业定制评价标准岗位适应周期缩短50%全体订单班学生
技能进阶跟踪阶梯式考核认证中级工证书获取率100%智能制造专业群
心理发展干预月度成长谈话制度心理问题发生率下降65%高一至高三全程

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潘婷婷主导的“天府工匠训练营”累计培训企业员工2300余人次,其中为京东西南物流中心定制的仓储管理培训项目,使合作企业仓储效率提升18%。她推动建立的“校-企-政”三方联动机制,促成政府专项补贴资金到账超500万元。

服务项目合作主体培训规模经济效益
智能制造技术人才集训高新区管委会800人次企业产能提升15%
物流管理专项培训京东西南分公司350人次仓储成本降低22%
新型学徒制试点12家合作企业420人次人均增收3000元/年

个人荣誉与专业影响力

潘婷婷先后获得“四川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其主持的《产教融合视域下专业课教学模式研究》课题被列为教育部重点推广项目。作为省职业技能大赛评委,她连续三年参与赛务指导工作。

荣誉类别获奖时间颁发机构影响力范围
教学能力大赛2020年四川省教育厅全省职业院校教师
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成都市总工会职业技能领域从业者
教研课题立项2022年教育部职教司全国职业院校参照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推进教学改革过程中,潘婷婷面临企业需求波动快师资转型压力大等难题。为此,她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金”,联合企业开展季度轮训,并将行业新技术更新周期压缩至4-6个月,确保教学内容始终领先市场半步。

核心挑战具体表现解决措施阶段成效
技术迭代加速教材内容滞后产业应用企业工程师驻校授课课程更新及时率达90%
师资结构单一实践型教师占比不足实施“双师双岗”计划企业兼职教师增至25人
资源整合困难跨区域协作机制缺失发起川渝职教联盟共享实训基地6个

未来发展规划方向

潘婷婷正着手构建“元宇宙+职业教育”新生态,计划三年内建成虚拟现实实训中心,开发数字孪生教学系统。同时推动“技能护照”认证制度,实现学生能力画像与国际职业资格标准的接轨。

规划项目启动时间预期目标战略意义
VR实训中心建设2023年Q4覆盖8个专业场景突破时空教学限制
技能护照认证体系2024年Q2对接德国HWK标准提升国际化竞争力
智慧教学管理平台2025年Q1

通过多维度的创新实践,潘婷婷的职业教育事业已形成“教学-实践-服务”闭环生态。其经验不仅为西部职业院校改革提供了范本,更揭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可实现路径。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她的探索将持续为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