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成都燎原职业学校(成都燎原职校)

四川成都燎原职业学校(成都燎原职校)

四川成都燎原职业学校是成都市青白江区重点打造的公办中等职业学校,自1985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校企合作深度融合、产教结合精准育人”的鲜明特色。学校依托成都北部商贸物流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机械加工技术等12个紧贴区域产业需求的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覆盖率达60%。近年来,学校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与京东物流、海底捞、沃尔沃汽车等42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对口就业率超85%,形成“入学即入岗、毕业即顶岗”的人才培养闭环。

四	川成都燎原职业学校

在硬件建设方面,学校总投资3.2亿元的新校区占地120亩,建有川菜文化传承中心、智能制造实训工厂等8大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达4500万元。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72%,拥有四川省特级教师2人、市级学科带头人8人。学校创新实施“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过程,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项。

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学校牵头组建“西部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等14所院校实现学分互认、资源共享。2023年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留川就业比例达91%,其中63%进入成都本土企业,成为支撑区域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蓄水池。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成果
1985-2005 创建为普通中专,开设基础文理专业 累计培养毕业生3800人
2006-2015 转型为职业中专,新增机械制造等6个专业 获评省级重点职校
2016至今 迁建新校区,构建“专业群+产业学院”体系 创建为国家级示范性职校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 核心专业 主干课程 就业方向
现代服务业 旅游服务与管理 导游实务、调酒技术、民宿运营 旅行社、星级酒店、文旅景区
先进制造业 数控技术应用 CAD建模、工业机器人编程、精密测量 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企业
新兴技术类 物联网技术应用 传感网搭建、智能家居系统设计 智慧城市建设单位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师资结构 数量 占比
正高级教师 12 8.5%
硕士研究生 56 39.2%
企业兼职导师 89 62.3%

学校构建“校企双元”师资培养体系,实施教师企业实践“五个一”工程(每年1个月企业研修、参与1项技改项目、考取1个行业证书、开发1门企业课程、转化1项技术成果)。教学资源方面,建有省级精品课程7门,开发活页式教材12套,虚拟仿真实训室覆盖率达专业类别的75%。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合作模式 典型企业 培养规模
订单培养 京东亚洲一号 年均120人
现代学徒制 蜀大侠火锅 年均80人
产业学院 中德(成都)AHK认证中心 年均60人

学校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四中心一基地”:大师工作室(川菜非遗传承)、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应用)、服务中心(京东校园云仓)、研发中心(新能源汽车电池检测)。通过“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实战”三阶段培养,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零对接。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指标类型 2023届数据 五年平均
就业率 98.2% 97.4%
对口就业率 86.5% 83.2%
升学率 68.9% 65.7%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旅游学院等院校联合开展“3+2”分段培养,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达24%。就业学生起薪平均4500元/月,高于区域中职平均水平18%,物流、智能制造等专业起薪突破5500元/月。

六、校园设施与智慧校园

设施类别 数量 技术水平
实训工坊 23个 配备工业4.0标准设备
数字资源 150TB 含VR/AR实训系统
运动场馆 8处 含室内恒温泳馆

学校建成“5G+智慧职教”生态系统,部署智能考勤、学情预警、实训直播等12个应用场景。投入800万元建设的“未来教室”实现全场景互动教学,装配智能录播系统、AI行为分析终端等设备,课堂教学数据自动生成教学质量评估报告。

七、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服务项目 年度规模 社会效益
职业培训 年均5000人次 覆盖农民工、退伍军人等群体
技术攻关 年均15项 解决企业生产难题83个
国际交流 年均接待20批次 输出职教标准至东南亚

学校作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开发《川菜国际化推广》《中国茶艺》等双语课程包,承接老挝、柬埔寨等国家职业院校教师研修项目。2023年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380万元,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较上年增长45%。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面临挑战 应对策略 发展目标
产业升级加速 动态调整专业群 建设元宇宙实训中心
生源质量波动 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数字化转型压力 校企共建数字资源库 打造西部职教数字枢纽

面对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机遇,学校正加快推进“三高地两基地”建设:建成西部现代服务业人才高地、智能制造技术技能高地、创新创业孵化高地,打造国际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和技术技能积累创新基地。通过深化“政行企校”四方联动机制,力争到2025年实现社会培训规模突破10万人次,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