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高坪区职业高级中学是南充市高坪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模式。学校开设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12个专业,其中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近年来,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对口升学率达60%,形成“技能培养+学历提升”双轨并行的特色路径。硬件设施方面,学校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农业实训基地等标准化场所,并与京东、吉利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支撑。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建设
四川省高坪区职业高级中学创建于1984年,2018年迁入现址,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3200人,教职工21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学校配备工业机器人、3D打印、智慧农业等现代化实训设备,建有标准化考场和省级技能鉴定站,可开展电工、车工等18类职业资格认证。
指标 | 2020年 | 2023年 |
---|---|---|
在校生人数 | 2800 | 3200 |
实训设备价值 | 1800万元 | 3200万元 |
校企合作单位 | 28家 | 45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工业强区、农业固本”战略,重点建设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三大专业群。例如,数控技术专业与吉利汽车合作开发“订单班”,课程包含CAD建模、智能产线维护等实战项目;电子商务专业联合京东开展“直播电商”方向培养,引入真实项目教学。2023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填补区域人才缺口。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机械制造 | 数控编程、模具设计、工业机器人操作 | 数控车工(中级) |
信息技术 | 网络搭建、大数据基础、物联网应用 | 计算机装调员 |
现代农业 | 果蔬栽培、农业无人机操作、农产品电商 | 农艺工(初级) |
三、师资队伍与教学改革
学校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双导师制,聘请12名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2022年启动“三教改革”,开发《智能设备维护》《电商视觉设计》等10门校本活页式教材。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人次。
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南充空港新城、比亚迪产业园建立“校区-园区”联动机制,推行“1.5+1.5”分段培养模式。例如,与三环电子合作设立“智能终端维修”定向班,企业提供设备并派遣技术骨干授课。2023年共建“京东校园云仓”,承接真实物流订单,学生月均处理包裹超5000件。
合作模式 | 参与企业 | 受益学生数 |
---|---|---|
订单培养 | 吉利汽车、京东物流 | 230人/年 |
实训基地共建 | 三环电子、中科九微 | 180人/年 |
顶岗实习 | 南充机场、比亚迪 | 850人/届 |
五、学生发展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升学就业”成长通道。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47人次,12%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2023届就业专业对口率达82%,月薪平均4500元;升学班本科上线率38%,主要进入四川工程职技学院等高校。
六、社会服务与区域贡献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为脱贫户子女提供“雨露计划”免费教育。与区农业局合作推广“鱼菜共生”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疫情期间开放实训基地供企业员工提升技能,被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为“职教赋能典型案例”。
七、挑战与优化方向
- 专业动态调整滞后:需加强产业人才需求预警机制
- 高端实训设备利用率不足:建议推行跨专业共享平台
- 教师企业实践周期短:应建立常态化轮岗制度
八、未来发展规划
学校计划投资8000万元建设“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综合体”,预计2025年投入使用。拟与重庆职教集团共建“成渝双城技能人才联盟”,探索学分互认、师资共培机制。同时深化“岗课赛证”融通改革,目标三年内将“1+X”证书覆盖率提升至80%。
作为川东北职业教育的标杆,四川省高坪区职业高级中学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育人模式改革,已形成“就业有能力、升学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未来需进一步突破传统职教边界,在数字化转型、跨区域协同等领域持续发力,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