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川汽职院建设)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川汽职院建设)

四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是四川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项目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占地850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涵盖教学区、实训中心、产教融合基地及生活配套四大功能板块。工程以"智能汽车+智慧教育"为核心定位,构建"教学-实训-研发-创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教育理念、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搭建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举措,形成"校企协同育人、产学研用贯通"的特色办学模式。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培养高端汽车技术人才5000人,企业定制化培训1万人次,带动区域汽车产业技术升级与经济结构优化。

四	川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工程

一、规划定位与功能布局

学院建设遵循"产教融合、虚实结合、生态优先"原则,采用"一心两轴多组团"空间架构。核心教学区由理论教学楼、工程技术中心构成,实训区包含智能制造实训工厂、新能源汽车实训中心及商用车维修实训基地。特别设置"厂中校"协同创新区,引入整车生产企业共建生产线实训课堂。

功能分区建筑面积主要设施技术特色
理论教学区6.8万㎡智慧教室、跨学科实验室物联网教学系统
实训中心12.5万㎡虚拟仿真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场数字孪生技术
产教融合区8.2万㎡企业联合研发中心、创新创业孵化楼5G+工业互联网

二、智能化实训体系建设

实训体系采用"基础技能-专项技术-综合应用"三级递进架构,配置价值2.3亿元的先进设备。重点建设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实训平台、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自动驾驶模拟舱等前沿设施,其中动力电池检测维修实训室配备光谱分析仪、绝缘测试仪等专业设备。

实训类别设备数量技术参数教学承载力
新能源汽车120台/套电池容量测试范围1-300Ah日均实训200人次
智能网联45台/套雷达模拟精度±0.1°日均实训150人次
传统制造80台/套加工精度0.01mm日均实训300人次

三、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

构建"云-边-端"一体化智慧校园,部署教育专有云平台,算力达120PFLOPS。建设全覆盖的5G+WiFi6网络,核心教学区带宽不低于10Gbps。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库,包含120个汽车故障诊断VR实训模块,支持3000并发用户访问。

信息系统硬件配置软件功能覆盖范围
教学管理系统分布式存储集群学情分析/课程优化全院覆盖
实训预约平台工业级服务器设备状态监控实训中心
虚拟仿真平台GPU渲染节点三维拆装模拟机电专业

四、绿色建筑技术应用

工程执行GB/T51366-2019绿色校园标准,采用装配式钢结构(占比65%)、光伏建筑一体化(装机容量1.2MW)、地源热泵系统(供冷供热面积28万㎡)。雨水收集系统覆盖85%硬化面积,年节水可达4.2万吨。

五、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建立"双主体"育人模式,与一汽丰田、吉利集团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开发岗位课程包。设立大师工作室,聘请企业技术总监担任产业教授。建设技术服务中心,年承接企业技改项目不少于50项,技术成果转化率目标达30%。

六、资金筹措与管理模式

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其中财政专项拨款占45%,企业投资占30%,银行贷款占25%。创新采用PPP模式建设实训中心,建立资金使用绩效评估体系,设备采购实行"三方比价+专家论证"制度。

七、社会效益评估

项目预计每年为区域输送2000名高素质技术人才,毕业生就业对口率可达85%以上。技术服务中心年培训企业员工超1万人次,预计带动周边零部件企业新增产值8-10亿元。通过建设汽车文化体验馆,年接待科普教育5万人次。

八、建设挑战与应对策略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新兴技术师资缺口达40%,需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二是实训设备更新周期缩短至3年,需建立设备迭代专项资金;三是企业参与深度不足,拟通过股权合作形式增强利益绑定。

该建设工程通过系统化设计,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在智能化实训、产教融合、绿色校园等方面形成示范效应。未来需持续完善动态调整机制,加强技术转化平台建设,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