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青苏职业中专(以下简称“青苏职中”)是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直属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2年,原名“成都市第34中学”,2006年正式更名为现名。学校以“德行天下,技走人生”为校训,聚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通发展,形成了“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的办学特色。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和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青苏职中在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学校现有在校生规模约3500人,开设信息技术、财经商贸、旅游服务、加工制造四大类12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和“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为省级重点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中高职衔接,毕业生升学率稳定在8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8%左右,形成了“就业+升学”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青苏职中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建有“云计算中心”“智能财税实训室”“酒店数字化运营实训基地”等现代化实训场所,并与京东、洲际酒店集团、用友网络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其“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被教育部列为典型案例,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数量连续五年位居成都市中职学校前列。
以下从八个维度对青苏职中的办学实力进行系统性分析: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青苏职中前身为普通中学,2000年转型为职业中专,2012年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定位为“服务区域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对接成都市“5+5+1”现代产业体系,形成“信息技术为核心,商旅服务为特色”的专业布局。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2-2000年 | 普通中学阶段 | 奠定基础教育底蕴 |
2001-2010年 | 职普转型期 | 建成省级重点职中 |
2011-2020年 | 示范校建设 | 获评国家示范校 |
2021至今 | 高质量发展 | 入选“双优计划”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岗位技能”三级课程体系,开发《智能财税实务》《数字酒店运营》等12门校本教材。重点专业实行“1+X”证书制度,学生可考取阿里云认证、1+X财务共享服务等职业资格证书。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 |
---|---|---|
计算机应用 | Python编程、云计算基础 | 阿里云ACA/ACP |
会计事务 | 智能财税、财务机器人应用 | 初级会计职称 |
酒店管理 | 数字化运营、宴会设计 | 1+X餐饮服务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86人,其中正高级讲师4人,副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2%。建有“大师工作室”3个,聘请企业技术骨干26人担任兼职教师。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
专任教师 | 186 | 100% |
高级职称 | 71 | 38% |
双师型教师 | 134 | 72% |
企业兼职教师 | 26 | 14% |
四、人才培养与升学就业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成都工业学院等高校联合开展“3+2”分段培养。2023年毕业生升学率87.6%,其中通过单招考试进入本科院校比例达12%。
年份 | 升学率 | 本科录取率 | 对口就业率 |
---|---|---|---|
2021 | 85.2% | 9.8% | 96.5% |
2022 | 86.8% | 11.3% | 97.2% |
2023 | 87.6% | 12.1% | 98.1% |
五、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京东西南分公司共建“智慧物流实训中心”,与洲际酒店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订单班,近三年累计输送实习生560人次。企业参与开发课程18门,接收教师顶岗实践126人次。
六、技能竞赛与创新成果
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9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2023年“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学生团队“智慧民宿管家系统”获省级银奖。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泰国清迈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开展“中文+职业技能”项目,累计培养留学生42人。引进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开发《工业4.0基础》等国际化课程。
八、社会服务与辐射效应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8000人次,为社区居民提供电商运营、老年护理等免费培训。牵头成立“青羊区职业教育联盟”,带动12所中小学开展职业体验课程。
总体而言,成都青苏职业中专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已发展成为区域职业教育标杆。其“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中职发展瓶颈,但在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新兴专业布局等方面仍需持续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拓展跨境教育合作,同时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前沿专业建设,以更好服务产业升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