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古蔺职高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为核心目标,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育人体系。学校依托古蔺县“中国白酒之乡”“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地域优势,重点打造酿酒、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特色专业群,形成与赤水河流域产业带深度耦合的办学格局。通过“校-企-村”三级联动模式,年均输送技术人才超1200人,本地就业率达78%,成为乌蒙山片区职业教育改革的标杆性学校。
一、基础概况与办学定位
指标项 | 数据详情 |
---|---|
创办时间 | 1987年(前身为古蔺县职业中学) |
学校性质 | 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单位 |
占地面积 | 主校区120亩,实训基地80亩 |
在校生规模 | 全日制中职生4236人,高职扩招班872人 |
学校秉持“扎根乌蒙山,服务白酒业”的办学宗旨,形成“中职-高职-技能培训”贯通培养体系。2023年数据显示,学校与郎酒集团、仙潭酒业等本土企业共建订单班23个,覆盖酿酒、包装、电商等全产业链岗位。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专业类别 | 核心专业 | 省级重点专业 |
---|---|---|
酿造产业群 | 白酒酿造、食品检验、包装设计 | 酿酒技术(省级特色专业) |
现代农业群 | 畜牧兽医、农产品电商、农业机械维修 | 现代农业技术(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
数字服务群 | 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旅游服务 | 电子商务(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 |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认证”三级架构,开发《固态发酵技术》《酱酒品鉴》等12门校本教材。2022年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94%,其中高级工证书占比37%。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职称类别 | 人数占比 | 企业经历教师 |
---|---|---|
正高级教师 | 8% | 含5名省级酿酒工艺大师 |
副高级教师 | 22% | 含8名企业技术总监兼职 |
双师型教师 | 67% | 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实施“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站”培养机制,引进茅台学院专家团队开展联合教研。2023年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2项,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库12个。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体系
- 白酒酿造实训中心(配备传统窖池36口)
- 现代农业实训基地(含标准化种植大棚8000㎡)
-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机器人实训站5个)
- 电商直播实训中心(专业直播间12间)
- 郎酒产业学院(企业投入设备价值2000万元)
实训设备总值达1.2亿元,与泸州老窖、五粮液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点27个,实现“教室-车间-田间”场景贯通。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年份 | 就业率 | 本地就业占比 | 升学比例 |
---|---|---|---|
2021 | 96.3% | 72% | 18% |
2022 | 97.1% | 75% | 16% |
2023 | 96.8% | 78% | 15% |
建立“就业跟踪-技能回炉-岗位晋升”终身服务体系,与泸州市人社局共建“赤水河工匠培育中心”。2023届毕业生进入郎酒集团技术岗比例达23%,平均起薪4800元/月。
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 产业学院模式:与郎酒集团共建“郎酒产业学院”,实行“1.5+1.5”交替教学
- 技术攻关平台:参与制定《酱香型白酒生产技术规范》行业标准
- 社区教育网络:在全县23个乡镇设立“乡村振兴学习站”
- 国际交流合作:与澳大利亚葡萄酒学院开展线上课程互选
形成“技术研发-标准输出-人才培养”三位一体合作机制,近两年完成企业技改项目17项,产生经济效益超3000万元。
七、社会服务成效显著
培训类型 | 年培训量 | 扶贫专项 |
---|---|---|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 2300人次 | 覆盖42个贫困村 |
白酒行业技能提升 | 1800人次 | 含非遗传承人培训 |
电商创业孵化 | 860人次 | 带动农产品上行2.3亿元 |
创新“流动实训车”服务模式,深入偏远乡镇开展酿酒技术指导,累计行程超12万公里,被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升级
面对白酒行业智能化转型和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学校启动“十四五”攻坚计划:
- 建设智能酿造虚拟仿真实训室,开发AR/VR教学资源包
- 深化与重庆啤酒集团等长三角企业合作,拓展跨区域就业网络
- 筹建“赤水河生态保护学院”,服务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 推进“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制度,新增工业互联网等认证项目
通过“数字赋能+跨界融合”双轮驱动,力争2025年建成国家级优质中专学校,打造西部欠发达地区职教改革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