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五冶高级技工学校(成都五冶高技校)

成都五冶高级技工学校(成都五冶高技校)

成都五冶高级技工学校是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公办技工院校,依托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五矿和中国中冶的资源优势,构建了以冶金、建筑、机械加工为核心的特色专业体系。学校始建于1965年,2010年获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2019年晋升为高级技工学校,形成“中级工-高级工-预备技师”贯通培养体系。作为四川省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学校与30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尤其在冶金建设、智能制造等领域具有显著行业优势。

成	都五冶高级技工学校

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冶金工业部直属技工学校,历经三次重大转型:2008年划归地方管理后开启产教融合探索;2015年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2020年建成“智能制造”“绿色建筑”两大省级实训基地。当前定位为“服务成渝经济圈的高端技能人才孵化器”,重点培养适应新型工业化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成果
1965-2000年冶金系统定向培养输送技术骨干2000余人
2001-2015年市场化改革转型开设12个新兴专业
2016年至今产教融合深化建成3个省级大师工作室

专业布局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工程技术+智能控制”双核专业群,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建筑三大产业领域。核心课程采用“理论30%+实训70%”的模块化设计,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库。与普通技工学校相比,其专业设置更侧重产业链中高端环节的技术应用能力培养。

对比维度成都五冶四川某国家级技校东部沿海标杆校
智能制造专业占比45%25%60%
企业定制课程比例35%15%50%
X证书覆盖率85%60%90%

师资结构与教学能力

通过“企业技术骨干驻校+教师企业轮岗”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现有教师中具备高级职称占比32%,持有行业资格证书者达89%。与同类院校相比,其教师队伍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更新速度。

指标类型成都五冶行业平均水平
师生比1:121:18
企业经历教师68%42%
技师/高级技师占比55%35%

实训体系建设

投资2.3亿元建成智能化实训中心,包含工业机器人、BIM建模、精密检测等8大实训平台。与普通院校相比,其实训设备更新周期缩短至3年,且与企业生产线保持同步技术标准。

实训资源成都五冶区域职教集团
设备总值(亿元)2.31.2
企业捐赠设备占比40%15%
年实训人次1.2万8000

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建立“招生-培养-就业”闭环管理系统,与中国中铁、京东方等企业共建订单班。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800元/月,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职业发展通道包含“技能大师-技术主管-项目经理”三级晋升体系。

产教融合创新模式

首创“厂中校+校中厂”双向赋能机制,在企业设立教学点,在学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与普通合作办学相比,该模式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的无缝对接。

合作模式实施效果
厂中校(企业教学点)年培养规模800人
校中厂(生产实训基地)年产值超3000万元
技术研发中心完成技改项目23项

社会服务能力

面向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年培训量突破5000人次。参与制定《四川省技工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牵头开发4个省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

国际化发展路径

与德国海外商会合作开展IHK职业资格认证,在泰国、越南设立海外教学点。开发“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包,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企业海外人才需求。

经过六十年发展,成都五冶高级技工学校形成了“国企办学、产教共生”的特色发展模式。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依托央企的资源整合能力保障教学投入,深度产教融合机制确保人才培养适配性,以及“双师型”教师团队支撑技术技能传承。未来需在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专业、国际认证体系本土化、混合所有制办学等方面持续突破,以应对产业升级对高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