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东区(蓉现制职院东)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东区(蓉现制职院东)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东区作为该校重要的教学与实践基地,承载着智能制造、工业技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使命。校区位于成都市东部新区核心区域,占地面积约800亩,依托国家级新区的政策优势与产业资源,构建了“产教融合、工学一体”的办学特色。校区内建有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工业互联网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并与京东方、中车集团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课堂-车间-企业”三级联动培养体系。近年来,东区通过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建设省级高水平专业群,逐步成为西南地区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输出的重要基地。

成	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东区

一、地理位置与区域经济协同

东区地处成都东部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核心地带,毗邻天府国际机场与简州新城,形成“1小时产业辐射圈”。校区周边聚集了12家世界500强制造企业,包括TCL光电科技、普洛斯物流等,为学生实习就业提供天然优势。

对比维度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东区同类院校A校区企业联合培养基地B
区位产业匹配度95%专业与周边产业直接关联70%基础制造业覆盖100%定向订单培养
交通便捷性地铁18号线直达+机场高速市郊铁路接驳不足企业班车专属通道
政策支持力度东部新区专项人才补贴市级常规教育拨款企业税收抵扣优惠

二、教学资源配置特征

校区配备价值2.3亿元的智能教学设备,其中包含工业机器人实训站42个、五轴数控加工中心8组。与西门子(中国)共建的工业4.0示范线,可模拟完整数字化工厂生产流程。

资源类型数量/规模技术等级使用率
智能制造实训中心12,000㎡工业级设备占比85%日均16小时运转
虚拟仿真系统28套专业软件支持AR/VR混合实训课程覆盖率达70%
企业捐赠设备价值4800万元含首台套原型机年更新率15%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重点建设智能装备制造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等6个省级重点专业,开发“X证书”课程模块23个。实施“能力递进式”培养方案,将传统学科课程压缩至40%,实践课程提升至60%。

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组建“双师型”教师团队,其中具有企业工程师经历的占65%,聘请产业教授32人。实施“校企双岗”制度,专业教师每学期需完成不少于40天的企业实践。

师资类别人数企业经历要求科研产出
校内专任教师217人年实践≥2个月横向课题年均35项
企业兼职导师156人高级技师占比82%技术改造案例库200+
产业教授32人来自龙头企业专利转化17项

五、学生发展路径创新

构建“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定向就业”三维发展通道。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奖项142项,孵化创业项目37个,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23%。

六、产学研协同机制

与华为共建“5G+工业互联”创新中心,承接企业技改项目43项。形成“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人才培养”闭环,参与制定行业标准6项,获得技术转化收益超千万元。

七、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建成校园物联网系统,部署智能电表、环境监测等终端2300个。图书馆采用RFID智能管理系统,实训工位配备人脸识别签到装置,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八、发展挑战与战略应对

面临高端设备维护成本高(年均800万元)、企业需求变化快等挑战。计划通过建立设备共享联盟、开发模块化课程包等方式,提升资源使用弹性。

成都现代制造职业技术学院东区通过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制造类人才培养体系。其“校中厂、厂中校”的混合所有制模式,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未来需在跨学科融合、国际认证体系对接等方面持续突破,巩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领先地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