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攀枝花护理学院(攀枝花护理学院)

四川攀枝花护理学院(攀枝花护理学院)

四川攀枝花护理学院是西南地区以护理教育为核心、康养人才培养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学院立足攀西资源禀赋,依托三线建设工业遗产与阳光康养资源优势,构建了“医养护”三位一体的专业体系。作为四川省级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其护理专业群覆盖临床护理、康复治疗、老年保健等领域,形成“大健康”人才培养格局。近年来通过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与攀钢总医院、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等共建实训基地,毕业生在川滇交界区域基层医疗岗位留存率达78%,彰显服务民族地区卫生事业的办学定位。

四	川攀枝花护理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73年创建的渡口卫生学校,2016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聚焦“健康中国”战略,以“扎根攀西、服务西南”为宗旨,重点培养适应基层医疗需求的实用型护理人才。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办学层次
1973-2005年卫校阶段,开设护士、助产专业中等职业教育
2006-2015年筹建高职院校,增设康复技术专业中高职衔接
2016年至今获批护理专科高校,建立康养产业学院高职专科教育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现设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等6个专科专业,构建“基础共享+专业分流”课程模块。核心课程包含《母婴护理实务》《急危重症救护》等理实一体化项目,实践课时占比达58%。

专业名称核心课程职业证书
护理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护士执业资格证
老年保健与管理老年心理护理、康复辅具应用养老护理员证
康复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作业治疗技术康复医学治疗士证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182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7%,副高以上职称占32%。通过“校企双聘”引进三甲医院临床专家45人参与教学。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
正高12% / 副高32% / 中级45%硕士及以上58% / 本科42%50岁以上21% / 35-50岁54%

四、教学资源配置

建有模拟病房、ICU实训室等36个校内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8700万元。与14家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年接收实习实训学生超1200人次。

  • 虚拟仿真中心:配置数字人解剖系统、VR静脉穿刺训练系统
  • 康养实训基地:涵盖中医理疗室、智能养老体验区
  • 临床技能中心:模拟手术室配备腹腔镜模拟训练系统

五、人才培养成效

近五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保持在92%以上,2022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91.3%。获省级护理技能大赛奖项27项,建立“西部计划”志愿者输送通道。

指标类型2018届2022届
执业通过率89.6%93.2%
基层就业比例68.4%76.5%
专升本率12.7%18.9%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立项省级以上课题14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2篇。组建“康养产业研究院”,为攀枝花市制定《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规范》地方标准。

  • 横向课题:与攀钢集团合作开发职业病防护培训课程
  • 技术转化:研发便携式智能药盒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 社会培训:年开展养老护理员培训2000人次

七、校园文化建设

打造“天使文化”品牌,通过5.12授帽仪式、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等载体强化职业认同。建立“攀枝花非遗”传承基地,将彝族医药、苗族推拿融入人文课程。

文化品牌实施路径育人成效
三线精神传承校史馆建设/劳模讲座入选教育部思政案例库
阳光康养文化冬季疗养志愿服务/康养技能节获全国职业院校文化育人成果奖
民族医药融合彝药标本馆/双语教学资源库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临区域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高端人才引进困难等问题。计划通过建设“智慧护理”在线教学平台、深化与昆明医科大学等本科院校的“3+2”培养项目突破发展瓶颈。

  • 数字化转型:开发虚拟解剖教学系统
  • 协同创新:筹建川滇黔护理职教联盟
  • 国际化探索:开展老挝留学生护理汉语培训项目

四川攀枝花护理学院通过精准对接区域医疗卫生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护理人才培养体系。在民族地区基层医疗人才供给、康养产业服务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未来需在产教融合深度、专业数字化改造等方面持续发力,更好服务“健康丝绸之路”建设需求。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