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滨江校区布局图(广安职院滨江校区布局)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滨江校区布局图(广安职院滨江校区布局)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滨江校区布局图综合评述:

广	安职业技术学院滨江校区布局图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滨江校区作为区域性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布局规划充分体现了功能性、生态性与人文性的深度融合。整体规划以“山水校园、智慧育人”为核心理念,通过南北轴线串联教学核心区与生活服务区,东西向次轴贯通运动场馆与生态景观带,形成“两轴三区多节点”的空间结构。教学区采用组团式布局,建筑间距与朝向兼顾采光效率与视觉通透性;生活区通过半围合院落设计实现私密性与开放性的平衡;运动区独立分区并设置环形健身步道,与周边绿地系统无缝衔接。

规划特别注重水系资源的利用,依托滨江地势打造亲水平台与生态湿地,形成“显山露水”的地域特色。智慧校园系统覆盖全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能源管理、安防监控与教学资源的智能联动。交通组织采用人车分流模式,主入口设置双向四车道集散广场,地下停车场与地面充电桩协同满足师生需求。整体布局既满足万人规模办学的功能性需求,又通过35%的绿地率与本土植被配置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校园,为川渝地区高职院校建设提供了具有示范价值的规划样本。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组织

校区位于广安市滨江路与学海路交汇处,占地总面积89.6公顷,距市中心直线距离4.2公里。主入口面向城市主干道,次入口连接滨河步行道,形成“双核辐射”交通体系。

交通要素 设计标准 实施数据
主入口车道数 双向4车道+右转专用道 宽度18米,高峰通行量1200人/小时
地下停车层数 局部2层(教学区) 总车位860个,含充电桩150个
人行步道宽度 主干道≥3米 透水混凝土铺装,长度2.3公里

二、功能分区与空间结构

校区采用“一心两翼”布局,教学实训中心居中,生活服务区与运动休闲区分列东西两侧,通过架空连廊形成15分钟生活圈。

功能区域 占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教学核心区 32,800㎡ 0.8 22%
生活服务区 28,500㎡ 1.2 28%
运动休闲区 19,300㎡ - 15%

三、建筑布局特征分析

主体建筑采用模块化组合设计,教学楼群呈“L”型围合庭院,宿舍区采用“风车型”布局,最大间距达28米。

建筑类型 层数 高度 外立面材质
综合教学楼 5F 23.5m 玻璃幕墙+浅灰色石材
学生公寓 6F 21.6m 真石漆+木纹格栅
实训厂房 单层 12m 压型钢板+垂直绿化

四、绿化景观系统规划

构建“点-线-面”三级绿化体系,核心景观轴串联三大主题花园,屋顶绿化覆盖率达可实施面积的75%。

景观类型 面积 植物种类 养护标准
中央绿轴 6,800㎡ 香樟、银杏、蓝花楹 自动滴灌+季相调整
屋顶花园 1,200㎡/栋 佛甲草、麦冬、多肉 耐旱型植被,年修剪2次
滨水缓冲带 3,200㎡ 芦苇、菖蒲、芒草 自然演替式管理

五、智慧校园设施配置

部署“云-边-端”三级智能系统,重点区域监控密度达每百平方米3个,物联网设备接入率100%。

系统类型 覆盖范围 终端数量 数据响应
安防监控 全域 450个高清摄像头 实时预警,延迟<0.5s
能耗监测 公共建筑 320个传感器 分时计量,误差<3%
智能照明 室外道路 860盏LED灯 光感调节,节能35%

六、交通流线优化设计

通过“三环七射”路网实现人车分流,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40%,消防通道达标率100%。

流线类型 设计参数 承载能力 安全设施
机动车主环道 宽度8米,坡度≤5% 双向通行,20辆/分钟 震动标线+广角镜
步行专用道 宽度2-4米 80人/分钟 防滑铺装+夜间照明
应急疏散通道 净宽1.2米 3分钟内疏散5000人 智能指示标志+常闭防火门

七、空间利用效率对比

通过立体化设计与复合功能开发,生均占地面积较传统校区降低22%,空间使用时长提升至14小时/天。

指标类型 滨江校区 传统校区A 传统校区B
生均占地面积 28.6㎡/人 36.2㎡/人 34.8㎡/人
教室利用率 晚8点-10点开放 仅教学时段开放 限课后1小时
场地共享率 体育场馆多功能使用 单一教学用途 分时段专用

八、文化元素融合实践

以“三线文化”为主线,通过雕塑、景观墙、文化长廊等载体展现地域特色与职教精神。

文化主题 表现形式 分布位置 设计亮点
红色文化 浮雕墙、主题展馆 图书馆入口处 互动式数字沙盘
工匠文化 技能大师铜像群 实训楼中庭 AR技术展示工艺流程
非遗文化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school/334757.html

-->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