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和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学校立足成都、服务四川、辐射全国,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使命,形成了“产教融合、双创贯通”的办学特色。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软件与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专业体系,并与华为、腾讯、京东等头部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6%以上,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成都市职工大学,2003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坚持“服务区域经济、支撑产业发展”的办学宗旨,聚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领域,形成“根植成都、双核驱动(高新校区+花源校区)”的办学格局。
时间节点 | 重大事件 |
---|---|
1987年 | 成都市职工大学成立 |
2003年 | 升格为全日制高职院校 |
2010年 | 入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
2019年 | 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 |
二、院系架构与专业布局
学校设有软件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财经商贸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电子商务等42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8个,形成“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双轮驱动的专业集群。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校企合作企业 |
---|---|---|
信息技术类 | 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 | 华为、腾讯云 |
智能制造类 | 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 | 西门子、京东方 |
现代服务类 | 电子商务、智慧养老 | 京东、海底捞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工程,现有教职工68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比72%,“双师型”教师占比达85%。拥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行业领军人才工作站2个。
指标类型 | 数据详情 | 对比院校均值 |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 38% | 32% |
硕士以上教师占比 | 72% | 65%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85% | 70% |
四、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推行“三阶递进”教学模式:第1学期夯实基础技能,第2-3学期开展项目化教学,第4-5学期实施岗位实战训练。与华为共建“ICT学院”,采用“理论+认证+实训”培养路径,学生毕业时可同步获得HCIA认证证书。
五、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建成2000㎡的“创想空间”孵化基地,累计孵化项目127个,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9项。2022年毕业生创业率达5.8%,较全省高职平均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张某某团队开发的“农货直通车”平台,已服务川内20余个县域。
六、国际化办学
学校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与泰国清迈大学开展“中文+电商”海外教学项目。近三年累计招收国际学生124人,选派235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
七、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校建有“成都市数字经济产教融合研究院”,近五年横向课题到账经费3800万元,为120余家企业提供技术改造服务。其中,物联网技术团队研发的“智慧工地监测系统”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八、校园基础设施
学校形成“一校两区”格局,高新校区占地360亩,花源校区占地28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4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2.8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78万册,数字资源数据库15个。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改革,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已发展成为西部地区具有显著影响力的高职院校。其“校企双元育人”“双创教育生态链”等创新实践,为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随着“十四五”期间新基建专业群的布局实施,学校正朝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