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哪些专业在内江(川铁职院内江专业)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哪些专业在内江(川铁职院内江专业)

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内江校区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依托区域铁路产业优势,重点布局了与轨道交通核心领域紧密相关的专业集群。该校区以铁道工程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等骨干专业为核心,构建了覆盖铁路建设、运营、维护全链条的特色专业体系。通过校企深度合作,校区配备了与真实岗位场景高度匹配的实训设施,形成了“教学-实训-认证-就业”一体化培养模式。目前,内江校区已建成集理论教学、技能训练、职业认证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为区域铁路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四	川铁道职业学院哪些专业在内江

一、专业分布与产业对接分析

内江校区专业设置紧密围绕轨道交通产业链技术岗位需求,形成“施工-运营-维保”专业闭环。

专业名称对应铁路产业环节核心就业岗位区域企业合作案例
铁道工程技术铁路基建施工施工员、测量员、监理员中铁八局、中铁二院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运输组织调度列车长、客运值班员、行车调度员成都铁路局内江车务段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电务系统维护信号工、设备维护工程师通号工程局内江分公司

二、教学资源配置对比

通过对比成都主校区与内江校区的教学资源配置,可见差异化发展战略。

指标类别成都主校区内江校区差异特征
实训场地面积8.6万㎡5.2万㎡侧重现场作业实训
轨道实训设备地铁模拟系统干线铁路实训线适应不同制式需求
双师型教师占比68%76%企业兼职教师集中

三、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内江校区构建了“三阶递进”产教融合培养体系:

  • 第一阶段:认知实习(第1学期),依托内江机车博览园开展铁路文化认知
  • 第二阶段:跟岗实训(第3学期),在成渝高铁内江北站进行票务、安检实操
  •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第5学期),参与中铁二局内江制梁场项目施工

通过“教室-实训室-施工现场”空间转换,实现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无缝衔接。

四、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毕业年份就业率对口率留川比例
2020届98.7%89.4%92.1%
2021届97.3%86.8%88.9%
2022届96.5%85.2%85.6%

数据显示,近三年毕业生在铁路系统就业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其中70%进入成都铁路局管辖站点,区域人才吸附效应显著。

五、实训设施专项对比

实训项目内江校区配置行业标准匹配度年实训人次
轨道测量实训全站仪28台、水准仪16套参照TB10055标准420+
信号联锁实训6502电气集中系统3套符合铁总技术规范380+
接触网实训腕臂支柱组装区8组参照TB/T 3089要求260+

实训设备均通过铁路行业计量认证,其中接触网实训场可完成支柱装配、导线架设等12项核心技能训练。

六、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内江校区实施“双轨并行”师资建设策略:

  • 学历提升计划:每年选派15%专任教师赴西南交大进行轨道工程方向研修
  • 企业轮岗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到铁路一线岗位实践不少于6个月
  • 能工巧匠引进:聘请内江机务段退休技师组建“师带徒”教学团队

当前校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5%,持有铁路行业资格证书教师比例达92%。

七、课程体系特色创新

构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

  1. 公共基础平台:融入铁路安全文化、轨道交通概论等通识课程
  2. 专业核心模块:按施工、运营、维保方向设置差异化课程包
  3. 拓展提升模块:开设BIM建模、智能运维等前沿技术选修课

其中《轨道施工测量》课程采用“双师同堂”教学模式,企业工程师全程参与教学。

八、区域服务能力提升

内江校区发挥三大社会服务功能:

  • 技术培训中心:年均为铁路系统开展接触网检修等专项培训2000人次
  • 技能鉴定站:具备轨道车司机、信号工等12个工种鉴定资质
  • 社区科普基地:建设铁路科技馆,年接待中小学生研学超3000人次

通过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形成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人才培养高地。

经过多年发展,四川铁道职业学院内江校区已形成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的办学格局。未来需在智能铁道技术专业群建设、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打造等方面持续突破,为西部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人才支撑。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