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岳职业学校是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一所集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与升学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院校。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办学模式,依托当地柠檬产业、制造业及服务业需求,构建了以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信息技术为主的专业体系。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训设施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网络,逐步形成“立足安岳、辐射成渝”的办学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成为区域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安岳职业学校前身为1984年成立的安岳县农业技术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并升格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定位为“服务县域经济、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重点对接安岳县“柠檬之都”产业规划,同时覆盖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等领域。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教职工210人,开设12个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现代农业技术、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应用)。校园占地面积120亩,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建有柠檬种植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教学场所。
年份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2008-2012 | 更名为安岳职业学校,启动省级重点专业建设 | 获评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示范学校 |
2013-2018 | 建成柠檬产业学院、智能制造实训中心 | 毕业生本地就业率提升至78% |
2019至今 | 开展“1+X”证书试点,推进成渝双城教育协同 | 与重庆5所职业院校建立课程互选机制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专业布局紧密围绕区域产业链,形成“农业+工业+信息技术”三足鼎立结构。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专业与当地柠檬合作社共建实训基地,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引入比亚迪生产工艺标准,计算机应用专业联合华为开展ICT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岗位技能”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例如,汽车维修专业推行“工单式教学”,将真实维修工单融入实训;电子商务专业与京东物流合作开发“直播电商”微证书课程。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 | 现代农业技术 | 柠檬栽培技术、农产品电商 | 安岳柠檬集团、拼多多 |
先进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 | CAD/CAM、工业机器人编程 | 富士康、成都一汽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技术应用 | 智能家居系统搭建、传感器应用 | 腾讯云、海康威视 |
三、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五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6个月。目前“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2%,高级职称教师38人。通过校企共建“大师工作室”,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形成“固定岗+流动岗”师资结构。
教师培训体系包含三级进阶路径:新教师岗前培训→骨干教师企业实践→名师工作室研修。近三年累计选派86名教师赴德国、新加坡参加职业教育研修,引进企业技术骨干24人担任实训指导教师。
师资类型 | 人数 | 企业实践经历 | 资格证书 |
---|---|---|---|
专任教师 | 165人 | 平均2.3年/人 | 高级工及以上占比65% |
兼职教师 | 45人 | - | 行业资格证100% |
双师型教师 | 119人 | - | 含技师/工程师97人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四中心六基地”实训体系,包括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现代农业实训中心、信息技术实训中心和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以及安岳柠檬种苗繁育基地等6个校外实训基地。实训设备总值达3800万元,其中价值5万元以上的设备126台套。
智能化实训室覆盖率达85%,如机械加工专业配备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物联网专业建设智能家居体验馆。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可模拟30余种岗位操作场景,年使用量超1.2万人次。
五、就业质量与升学通道
学校构建“分层递进”就业服务体系,实施“岗位认知→跟岗实习→顶岗就业”三阶段培养。2022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82%,本地就业占比67%,主要分布在制造业(35%)、信息技术(28%)、现代农业(22%)领域。
升学方面,与四川农业大学、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合作开展“3+2”中高职衔接项目,年均升学率稳定在25%左右。2023年本科上线人数创历史新高,较五年前增长180%。
指标 | 2019 | 2020 | 2021 | 2022 |
---|---|---|---|---|
毕业生总数 | 682 | 715 | 748 | 780 |
直接就业率 | 94.3% | 93.7% | 95.2% | 96.1% |
对口就业率 | 78.5% | 81.2% | 83.4% | 85.6% |
平均起薪(元) | 3200 | 3450 | 3680 | 3920 |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创新“四共四联”合作机制(共育人才、共建基地、共组团队、共研课题;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管理、联合评价),与78家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其中,与通威新能源共建“光伏技术订单班”,与阿里云合作开发“云计算运维”认证课程。
产业学院建设成效显著,柠檬产业学院实现“教室即车间、教师即师傅、学生即员工”培养模式,近三年为本地柠檬企业输送技术骨干237人。此外,与资阳市高新区管委会共建“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年培训企业员工超4000人次。
七、学生发展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德技并修”育人体系,推行“五育积分制”评价改革。近五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3项。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突出,孵化学生创业项目18个,年营业额超百万元的有3个。
社会培训服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2万人次,涵盖新型职业农民、企业职工转岗培训等。疫情期间开发线上培训课程42门,被纳入“四川省终身学习数字平台”资源库。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如新能源、人工智能领域专业缺口)、高端实训设备更新滞后、县域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等挑战。未来将重点推进三大战略:一是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技能人才储备基地”,二是打造“柠檬+”特色专业群,三是深化“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改革。
根据《资阳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学校计划三年内投入1.2亿元建设产教融合园区,预计新增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4个专业方向,力争进入四川省“三名工程”建设项目名单。
安岳职业学校通过二十年探索,已形成“扎根产业办职教、服务地方促发展”的鲜明特色。其以柠檬产业为切入点构建的专业生态,以及“校企共生、育训结合”的办学模式,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推进,学校正迎来扩大区域影响力、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