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中等专业学校团委(南充中专团委)

南充中等专业学校团委(南充中专团委)

南充中等专业学校团委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与青年发展的核心枢纽,始终以“服务青年成长、助力学校发展”为宗旨,构建了组织完善、载体丰富、特色鲜明的共青团工作体系。近年来,该校团委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深化实践育人、创新服务模式,形成了“思想教育+技能培养+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连续三年荣获“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称号。在组织建设方面,团委下设学生会、广播站、志愿者协会等12个学生社团,覆盖全校98%的青年学生,年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60余次,培育了“技能之星”“青春宣讲团”等特色品牌。

南	充中等专业学校团委

在思想教育领域,团委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双轨模式,依托“青年大学习”平台实现98.7%的参学率,结合红色教育基地实践、榜样人物访谈等活动,有效提升青年政治素养。实践育人方面,以“专业技能+志愿服务”为抓手,年均组织社区服务超2000小时,打造“工匠讲堂”“创新创业大赛”等载体,助力学生获省级技能奖项23项。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智慧团建系统覆盖率达100%,线上活动参与率较传统模式提升40%。

然而,面对青年需求多元化、资源整合难度加大等挑战,团委仍需进一步优化活动设计、拓宽校企合作渠道。未来可通过建立“校-企-社”联动机制、开发定制化成长课程等方式,持续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与水平。

一、组织架构与职能体系

南充中等专业学校团委实行“1+3+N”组织模式,即以团委为核心,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三大职能部门,辐射指导N个学生社团。核心团队由1名专职书记、2名兼职副书记及15名学生干部组成,形成“专职引领+骨干支撑+全员参与”的运作机制。

层级主要职责人员构成
团委委员会统筹规划、决策监督教师3人+学生代表9人
组织部团员发展、档案管理教师1人+学生干部5人
宣传部舆情引导、活动宣传教师1人+学生记者团20人
实践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教师1人+班级实践委员30人

二、思想引领与价值塑造

团委构建“理论学习-文化浸润-实践感知”三维育人体系,年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45场次。其中“青年说·党史故事”宣讲覆盖23个班级,“工匠精神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劳模授课12次,组织红色研学实践800余人次。

教育形式年度开展量参与覆盖率
主题团日活动52场97%
红色教育实践15场83%
榜样对话交流8场76%

三、实践育人与能力提升

以“技能报国”为导向,打造“岗课赛证”融合平台。2023年组织职业技能竞赛12场,选拔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大赛获奖9项;开展“社区课堂”技术服务32次,解决居民生活问题200余件。

项目类型年度实施量成果转化率
技能竞赛12项省级获奖率37%
创新创业8项孵化落地率25%
志愿服务3000小时服务对象满意度92%

四、信息化建设与数字赋能

构建“两微一端”智慧团建生态,微信公众号关注量突破1.2万,开发“青年成长积分”小程序实现活动签到、学分累计等功能。2023年线上主题团课参与率达98.6%,较传统模式提升39%。

平台类型功能模块月均活跃度
微信公众号资讯推送、活动报名8500次/月
抖音短视频事迹展播、知识科普6000次/月
小程序积分管理、成长档案日均访问量300次

五、社团建设与文化培育

孵化“星光话剧社”“无人机兴趣组”等12个精品社团,其中3个获市级优秀学生社团称号。实施“社团导师制”,聘请专业教师指导占比达100%,年均开展社团开放日活动6场。

六、社会服务与校地协同

与南充市民政局共建“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年均承接社区服务项目23个。联合5家企业建立实训基地,开发“订单式”培养项目,实现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升至89%。

七、现存挑战与发展瓶颈

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活动经费依赖财政拨款比例达78%,社会化筹资渠道不足;二是农村户籍学生参与度较城镇学生低15个百分点;三是数字化平台内容更新及时性待提升,30%用户反馈存在信息滞后现象。

八、横向对比与优化方向

选取川内3所同类中专学校团委进行对比分析:

评估维度南充中专团委绵阳某校达州某校
年度活动频次85次78次65次
校企合作项目数8个12个5个
智慧团建覆盖率100%95%88%

建议通过建立“校友捐赠+企业赞助”多元筹资机制、开发乡土化特色实践课程、组建专业化新媒体运营团队等举措,持续提升共青团工作的时代性和实效性。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