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江职业技术中专学校是一所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注重产教融合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学校以“技能立校、就业导向”为核心理念,开设机械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紧贴市场需求的专业群,形成“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训设施建设、拓展产学研合作网络,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5%以上,在省级职业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逐步成为区域内职业教育标杆院校。
一、学校概况与基础建设
中江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创建于1987年,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4200余人,教职工285人。校园规划包含教学区、实训区、运动区三大功能板块,其中实训中心面积达1.2万平方米,配备先进设备价值3800万元。
类别 | 占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实训设备价值 |
---|---|---|---|
校园总面积 | 120亩(约8万平方米) | 8.6万平方米 | 3800万元 |
实训中心 | - | 1.2万平方米 | -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制造+信息+服务”三位一体专业集群,重点建设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骨干专业。推行“模块化+项目化”课程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与京东、华为等企业共建12门定制课程。
专业大类 | 核心专业 | 实训室数量 | 合作企业 |
---|---|---|---|
装备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 | 8 | 中联重科、大族激光 |
信息技术 | 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应用 | 6 | 华为、新华三 |
现代服务 | 电子商务、会计事务 | 4 | 京东、用友网络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计划”,学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38%,硕士以上学历教师占42%,拥有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市级骨干教师15名。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技术专家68人,形成“专兼结合、动态轮换”的用人机制。
职称结构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
占比 | 38% | 47% | 15% |
四、人才培养质量指标
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6.2%,对口就业率81.5%,本地就业留存率达63%。2023年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奖项27项,其中“智能制造单元综合应用”项目连续三年包揽市赛一等奖。
年度 | 就业率 | 对口率 | 升学率 |
---|---|---|---|
2021 | 95.8% | 79.2% | 12.5% |
2022 | 96.5% | 82.1% | 11.8% |
2023 | 96.2% | 81.5% | 13.2% |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学校与32家规上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共建“厂中校”实训基地5个,承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120余项。推行“1.5+1.5”分段式培养,即1.5年校内学习+1.5年企业轮岗实训,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对接。
- 与中联重科共建数控加工实训中心
- 与华为联合开发ICT认证课程体系
- 为京东客服中心年输送实习生200人次
六、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涵盖电工、电商运营等12个工种。牵头成立区域职教联盟,吸纳成员单位28家,共享教学资源库课程83门,开发X证书标准4项。
七、信息化建设水平
建成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实现教学诊断、能耗监测等8大系统数据互通。建有虚拟仿真实训室3间,开发AR/VR教学资源15套,疫情期间保障98%课程实现线上教学。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与产业升级匹配度待提升、高端实训设备更新压力大等挑战。未来拟重点布局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深化“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力争五年内创建省级高水平中职学校。
中江职业技术中专学校通过持续优化专业布局、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建设,已形成鲜明的“就业有优势、升学有通道”发展格局。其“教室+车间+工作室”三位一体育人模式,为区域制造业转型升级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推动职业教育类型化发展中具有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