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叙州区高场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以“技能立校、产教融合”为核心发展理念。学校依托叙州区产业布局,构建了以现代农业、智能制造、商贸服务为主的专业体系,形成“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育人模式。近年来,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培养,学校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与五粮液集团、蜀南竹海景区等本地龙头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成为推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高场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职业技术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开设18个专业方向。办学定位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支撑产业升级”,形成“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
年份 | 重大事件 | 发展成果 |
---|---|---|
1987-2007 | 普通中学阶段 | 累计培养初中毕业生5000余人 |
2008-2015 | 职教转型期 | 建成省级重点职校,开设6大骨干专业 |
2016-至今 | 产教融合深化 | 获国家级实训基地称号,校企合作企业达42家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专业集群,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市级特色专业5个。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5%。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实训基地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 | 茶叶生产与加工 | 川红茶叶实训中心 | 川茶集团 |
智能制造 | 数控技术应用 | 精密加工实训室 | 五粮液普什模具 |
商贸服务 | 电子商务 | 直播电商孵化基地 | 京东云仓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教职工21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8%,“双师型”教师达122人。实施“名师工作室+企业技师流动站”培养机制,近三年教师获省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9项。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认证情况 |
---|---|---|---|
正高级教师 | 15 | 7% | 含2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
硕士研究生 | 42 | 19.4% | 行业企业经历超2年 |
企业兼职教师 | 68 | 31% | 持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有总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实训中心,设备总值达8500万元。其中智能化实训室占比40%,与海尔智家共建的智能家居实训基地为西南地区首个校企联合实训项目。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近三届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82.7%,本地就业占比65%。通过“学历证书+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学生人均持有2.3项职业资格证书。
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学校牵头组建“长江工业园区职教联盟”,与15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开发“季节工”“共享员工”等弹性用工模式,年输送实习学生超2000人次。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3000人次,技术开发服务到款额突破500万元。承接的“川茶产业技术升级”项目获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奖。
八、数字化转型探索
建成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8套。与华为合作建设的“5G+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实现远程设备操控教学。
通过多维度的建设与发展,宜宾叙州区高场职业技术学校已形成“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融入创新链”的办学特色。其在实训体系建设、产教协同创新、社会服务拓展等方面的实践,为县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随着数字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学校正朝着建设“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化职校”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