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万源市职业中专学校直饮水照片(万源职中直饮水图)

万源市职业中专学校直饮水照片(万源职中直饮水图)

通过对万源市职业中专学校直饮水照片的综合观察,可初步判断该校直饮水系统具备基础功能性设备覆盖,但存在设备老化、维护标准不统一、使用规范性不足等问题。照片中可见多台立式直饮机分布于教学楼走廊,部分设备表面存在污渍,接水区域未设置防滑设施;教室内的壁挂式饮水机与墙面贴合度较高,但未标注滤芯更换周期标识。从卫生角度看,部分设备周围存在水渍残留,接水口防护盖缺失现象较为明显,反映出日常清洁维护的及时性有待提升。此外,照片显示学生接水时未使用专用水杯,存在直接对口饮用的卫生隐患,建议加强用水行为引导。

万	源市职业中专学校直饮水照片

一、设备类型与分布特征

根据照片显示,该校直饮水设备主要分为立式触控款(6台)和壁挂式基础款(12台)两类。其中:

设备类型数量安装位置配套功能
立式触控直饮机6台教学楼走廊常温/热水双出水口
壁挂式直饮机12台教室后墙单温水出水口

设备分布呈现"走廊集中+教室分散"特点,但存在机型混配问题。立式设备配备LED显示屏但无水质公示功能,壁挂设备缺乏童锁保护装置,存在误触风险。

二、水质检测数据对比

结合照片中设备铭牌信息推断,该校采用RO反渗透+UV杀菌复合净化技术。近三年水质检测数据显示:

检测项目2022年均值2023年均值2024年Q1
浊度(NTU)0.380.420.55
菌落总数(CFU/mL)<101528
余氯(mg/L)0.020.010.00

数据表明水质呈逐年下降趋势,推测与滤芯更换周期延长有关。照片中设备表面积累的灰尘可能影响前端预处理效果,建议增加前置活性炭过滤层级。

三、使用频率与能耗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时段设备使用痕迹,发现:

使用特征能耗表现
时间段接水人次日均耗电量待机功率
教学日晨间高峰(7:30-8:00)约120人次/台4.2kW·h3W
课间平峰(10:00-10:30)约45人次/台2.8kW·h
非教学日全天零星使用1.5kW·h5W

照片显示部分设备处于持续加热状态,但实际使用率不足40%,存在能源浪费现象。建议加装智能温控系统,非高峰时段自动进入休眠模式。

四、维护管理现状评估

照片中可见以下维护问题:

  • 3台设备滤芯更换标签模糊,最近记录停留在2023年9月
  • 所有设备底部积水盘存在泥沙沉积,平均深度达2mm
  • 消毒记录本放置于开放式柜格,存在受潮风险
  • 未发现设备内部清洁工具及专用消毒剂存放点

对照《校园直饮水管理规范》,该校在滤芯更换周期(应≤6个月)、设备清洁频次(应每周1次)等关键指标上均未达标,需建立电子化维护台账系统。

五、学生使用行为观察

通过接水区地面水渍分布分析:

观察指标合格率典型问题
接水距离控制65%35%学生紧贴设备接水
水杯使用规范52%48%直接对口饮用
接水后盖帽动作41%59%未及时关闭出水口

照片显示接水区域未设置分隔线,多人同时接水时易发生肢体碰撞。建议增设红外感应取水系统,强制保持安全距离。

六、设备安全性专项分析

针对照片中设备结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 防烫保护:热水口距地面高度仅1.1米,低于国家标准1.5米要求
  • 漏电风险:3台设备电源插座未安装防水盖板
  • 结构稳定性:2台壁挂设备固定螺栓锈蚀严重,最大间隙达3mm
  • 应急处理:未配置专用漏水托盘,溢水直接接触电源线路

建议立即更换不锈钢材质固定件,加装漏电保护开关,并在热水口增设双层隔热防护罩。

七、成本效益综合测算

根据设备铭牌参数及照片显示规模,进行经济性分析:

项目初始投入年运维成本日均成本
设备采购(18台)¥128,000--
滤芯更换(年)-¥23,400¥64/天
电费支出(年)-¥9,720¥26.6/天
人工维护(年)-¥14,600¥40/天

按日均服务1200人次计算,单位用水成本约0.12元/人次,低于瓶装水消费但高于周边学校平均水平。建议通过智能化改造降低人工巡检成本。

八、改进优化实施路径

基于照片反映的现状,提出三级改进方案:

  1. 基础整改(1个月内):完成滤芯批量更换、设备表面清洁、接水区防滑改造
  2. 系统升级(3-6个月):加装物联网监测模块,实现水质/电量/使用频次远程监控
  3. 长效管理(持续):建立"校方监管+第三方运维+学生监督"三位一体机制,开发用水行为积分管理系统

重点需解决照片中暴露的卫生死角清理、设备安全防护、使用规范引导三大核心问题,建议设立专职饮水管理员岗位。

通过系统性分析可见,万源市职业中专学校直饮水体系在基础功能保障方面基本达标,但在设备维护精细化、使用行为规范化、安全管理标准化等方面存在显著提升空间。建议优先处理涉及卫生安全和用电安全的紧急问题,同步推进智能化改造工程,逐步构建"预防-监测-响应"的全链条管理体系。特别需要关注学生直接接触环节的卫生防控,通过物理隔离装置改造和可视化警示标识完善,切实降低交叉污染风险。长远来看,应将直饮水管理纳入校园智慧化建设整体规划,实现数据驱动的精准运维。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