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冯老师(利州中专冯老师)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冯老师(利州中专冯老师)

广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冯老师作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其教学实践与职业素养体现了新时代职教工作者的核心特征。从教学成果来看,其主导的"岗课融通"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指导学生获省级技能竞赛奖项12项,所带班级对口升学率达87%,高于全省中职院校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在课程建设方面,牵头开发的《智能制造基础》校本教材被纳入四川省中职规划教材目录,配套建设的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填补了区域空白。其科研能力同样突出,主持完成市级课题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篇,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操作教学模块"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广	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冯老师

冯老师的教学创新具有显著系统性特征。通过构建"三阶递进"课程体系(基础认知-模拟实训-岗位实战),将企业真实生产任务拆解为教学项目,形成"做中学、学中创"的教学闭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首创"双导师制+动态分组"管理机制,根据学生能力差异配置企业技师与学校教师联合指导,实现个性化成长路径规划。这种教学模式经四川省教育厅专家组实地评估,被认定为"产教融合示范案例",相关经验已在川东北地区6所职业院校推广。

教学成果与课程创新

指标类别冯老师团队省内中职平均全国示范校标准
技能竞赛获奖(省级/年)4.3项1.2项5项
企业课程占比65%38%≥60%
实训设备更新周期1.8年4.5年≤2年

学生发展与培养成效

评价维度2022届2021届2020届
对口就业率92.4%89.7%86.5%
岗位晋升周期8.2个月9.5个月11.3个月
用人单位满意度94.6分92.8分91.2分

科研能力与成果转化

成果类型数量转化应用经济效益
专利授权3项教学设备改造节约采购成本42万元
横向课题5项企业内训课程开发创收86万元
标准制定2部行业技能认证体系覆盖12家企业

在教育技术应用层面,冯老师率先构建了"云平台+智能终端"的教学支持系统,其开发的机械制图AR教学软件日均使用频次达320次,较传统教学方式缩短40%的知识掌握周期。通过建立学生能力数字画像系统,实现精准化学业预警,使留级率从12.7%降至4.3%。这种技术驱动型教学改革获得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认证,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接入华为ICT学院资源的中职院校。

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作为广元市机械制造业专家库成员,冯老师近五年主持企业技术攻关项目9项,帮助3家本土企业通过ISO9001认证。其主导的"工匠大讲堂"累计培训企业员工4300人次,推动校企合作开发新型学徒制项目,使参与企业的人均产值提升18.6%。在行业标准建设方面,主笔修订的《数控机床操作规范》被纳入四川省地方标准,相关技术参数已被23家配套企业采用。

师德师风与团队建设

通过实施"青蓝工程",冯老师团队已培养青年骨干教师12名,其中4人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其创建的"四维一体"教师发展体系(教学能力-科研水平-实践技能-职业素养),使团队整体教学质量评分从82.4分提升至93.7分。在师德建设方面,连续五年保持零有效投诉记录,学生匿名评价中"责任感"指标达98.1分,位列全校首位。

广	元市利州中等专业学校冯老师

在国际化办学探索中,冯老师牵头开发的"中德双元制"试点班,引入德国工商会(IHK)认证标准,使毕业生德语B1证书通过率达到78%。与德国埃尔福特职业学院共建的线上课程资源库,年访问量突破10万次,相关经验被教育部纳入《中德职业教育合作典型案例集》。这种开放办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学校国际影响力,吸引留学生数量年均增长45%。

持续发展与创新规划

面向"十四五"发展,冯老师提出"三链融合"发展路径:通过专业链对接产业链、人才链衔接创新链、教学链融入技术链,构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目前正在推进的"5G+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建设项目,预计投入1200万元,建成后可支撑15个新兴技术方向的实训教学。其倡导的"终身学习银行"制度,已实现学分互认转换标准体系,为毕业生持续提升搭建数字化通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