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技师学院新都校区地址(成都技师院新都校区)

成都技师学院新都校区地址(成都技师院新都校区)

成都技师学院新都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地处成都北部核心区域,毗邻成绵高速与蓉欧铁路枢纽,是成都市“北改”战略的重要教育配套项目。校区选址于新都区新都镇,东接蜀龙大道,西邻新都城区主干道,南靠绕城高速,北接青白江区,形成“半小时通勤圈”覆盖成都市区及周边郊县。该区域教育资源集中,拥有多所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形成职业教育集聚效应。

成	都技师学院新都校区地址

从地理优势来看,校区处于成都“三城三都”规划中的现代交通与物流发展带,周边分布京东亚洲一号、中车轨道交通产业园等产业基地,为校企合作提供天然土壤。交通方面,地铁3号线、5号线双轨交汇,成绵乐客运专线新都站直线距离仅2公里,形成“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立体化出行体系。

校区规划总面积1200亩,分三期建设,当前已完成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包含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三大实训中心。其空间布局采用“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三分式结构,通过连廊衔接各功能区域,实现“10分钟校园生活圈”。

作为成都市重点建设的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新都校区承担着培养高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其选址既符合城市产业布局导向,又兼顾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需求,成为连接成都主城区与近郊教育带的关键节点。

一、地理位置与区域定位

新都校区位于成都市新都区新都街道,地理坐标为北纬30°46',东经104°08',处于成都平原腹地。该区域被纳入《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中的“北部生态屏障区”,兼具教育功能承载与生态保护双重属性。

核心指标 新都校区 成都主校区 其他同类院校
行政区位 新都区(北部生态区) 郫都区(西部科创区) 温江区/龙泉驿区
产业关联度 轨道交通、智能制造 电子信息、生物医药 汽车制造、农副产品加工
生态资源覆盖率 42%(含桂湖生态区) 28%(郫都校区) 15%-35%(区域差异大)

二、交通网络与可达性分析

校区半径5公里内覆盖3条地铁线路(3号线、5号线、16号线在建)、4个高速公路出入口(成绵高速、蓉欧高速),形成“1高铁+2快轨+3主干道”交通骨架。

  • 轨道交通:距地铁3号线成都医学院站1.2公里,5号线金新路站2.5公里
  • 公路网络:蜀龙大道、新都大道、兴城大道构成主干路网,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达32km/h
  • 航空衔接: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58公里,双流国际机场35公里,均在1小时车程内

三、校区规模与功能分区

校区总规划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当前完成度达43.7%,采用“双核多组团”布局模式。核心教学区占地28.6公顷,配备智能制造实训中心(8.2万㎡)、现代服务实训楼(5.4万㎡)等专业化场馆。

功能模块 占地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教学科研区 286,000㎡ 0.8 35%
生活服务区 154,000㎡ 1.2 28%
运动休闲区 98,000㎡ 0.5 45%

四、教育资源与师资力量

校区现有教职工327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1%,双师型教师达63%。重点建设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慧物流等6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实训设备总值超2.3亿元。

  • 校企合作:与西门子、京东方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基地12个
  • 科研平台: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 国际交流:与德国F+U萨克森职教集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

五、区域经济协同效应

校区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5000人,本地就业率达78%,支撑新都区“智能制造+现代物流”产业升级。通过“校中厂”“厂中校”模式,带动周边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超12亿元。

经济指标 新都校区贡献度 行业平均值
技术成果转化率 37% 24%
毕业生本地留存率 78% 56%
企业联合研发项目数 89项/年 42项/年

六、智慧校园建设水平

校区建成“5G+物联网”智慧校园系统,部署智能安防摄像头1200个、物联网传感器3800个,实现能耗管理精细化至终端设备级。数字化教学覆盖率达92%,开发虚拟仿真实训课程45门。

  • 基础设施:全光网络覆盖,骨干带宽100Gbps
  • 数据平台:建成学生成长档案大数据系统,存储量达PB级
  • 创新应用:AR远程协作维修系统在轨道交通专业投入使用

七、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校区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雨水回收利用率达65%,光伏建筑一体化发电量年均80万度。绿化植被选用本地物种占比超80%,维护成本降低40%。

生态指标 新都校区 国家标准
绿色建筑比例 100%(三星级认证) ≥30%
可再生能源占比 15% ≥10%
垃圾分类准确率 93% ≥80%

八、社会服务与文化辐射

校区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1万人次,承接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项目23个。文化活动方面,打造“工匠文化节”“非遗技艺工坊”等品牌项目,年参与群众超5万人。

  • 社区教育:开设老年大学课程32门,服务周边居民3000+人次/年
  • 文化传承:建立川菜技艺、蜀绣工艺等非遗工作站
  • 体育共享:体育场地夜间向公众开放时长累计达1200小时/年

成都技师学院新都校区通过精准的地理选址、完善的功能配套和深度的产教融合,构建了“教育-产业-城市”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其建设经验为新时代职业院校校区规划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尤其在交通网络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生态校园打造等方面具有标杆意义。随着成都“三步走”战略的推进,该校区有望进一步发挥高技能人才培养高地的作用,为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输送技术技能人才。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