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双遗产所在地乐山市。学院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以“产教融合、知行合一”为办学理念,形成了以医护、旅游、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为核心的专业集群。截至2023年,学院开设36个专科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在校生规模达1.2万人。
从综合实力来看,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四川省高职院校中处于中上游水平。其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专业布局紧密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产业需求,尤其是护理、旅游管理等专业与乐山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实践教学体系完善,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三是就业质量较高,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2%,本地医疗机构、文旅企业对毕业生认可度显著。然而,学院也存在科研能力较弱、国际化程度偏低等短板,尤其在高水平科研成果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仍需突破。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51年成立的乐山卫生学校,2002年升格为高职院校,2019年被认定为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办学定位聚焦“医药+旅游+信息”三核驱动,致力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指标 |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 |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
---|---|---|---|
建校时间 | 1951年(高职始于2002) | 2003年 | 1956年(高职始于2002) |
占地面积 | 810亩 | 530亩 | 1200亩 |
骨干专业数量 | 7个(含2个央财支持) | 12个 | 9个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院构建了“医疗康养、文旅服务、智能制造”三大专业群,其中护理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与峨眉山景区共建实训基地。课程体系采用“1+X”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获取率达85%。
专业类别 | 重点专业 | 实训基地等级 | 合作企业 |
---|---|---|---|
医药卫生类 | 护理、药学 | 国家级护理实训基地 | 乐山市人民医院、蜀都药业 |
旅游类 |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 省级文旅实训中心 | 峨眉山旅业、蓝光嘉宝 |
电子信息类 | 大数据技术、物联网 | 市级重点实训室 | 京东方、华为乐山基地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现有教职工560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达65%,“双师型”教师比例为78%。建有省级教学团队2支,校企共建课程资源库覆盖全部专业。
师资类型 | 乐山职院 | 全省高职均值 | 差距值 |
---|---|---|---|
正高级职称占比 | 28% | 22% | + |
企业兼职教师占比 | 35% | 28% | + |
生师比 | 18:1 | 20:1 | - |
四、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
学院推行“厂中校、校中厂”模式,与120余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校内建有模拟医院、智慧旅游实训中心等场景化实训场所,近3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120余项。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2023年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8%,主要进入医疗卫生、文旅服务行业。学院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5万人次,为乐山市基层医疗单位定向培养人才300余人。
六、校园设施与智慧校园
新校区投资8亿元,建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80万册)、标准化运动场和智慧教室全覆盖。数字化校园平台实现教学管理全流程线上化,疫情期间保障教学零中断。
七、学生发展与支持体系
设立“奖贷助勤补”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奖学金覆盖率达30%。心理健康中心配备专职咨询师8人,近三年学生满意度调查均超过90%。
八、挑战与发展机遇
当前面临专业结构调整压力,需加强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专业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下,学院正推进“大峨眉”文旅产教联合体建设,计划未来3年投入1.2亿元升级实训设施。
总体而言,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和区域资源优势,在医护、旅游等领域形成鲜明特色,但在科研创新和国际化方面仍需突破。随着新校区全面启用和产教融合深化,其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