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应用型办学特色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校扎根成都东部新区,以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构建了以师范教育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3年,学校设有16个二级学院,开设58个本科专业,形成覆盖文、理、工、教、经、管、艺等七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比例突破35%。教学科研方面,建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市厅级科研平台7个,近五年横向课题经费年均增长18%。国际化办学方面,与14个国家56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年均交换生规模达120人。
作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典型代表,简阳师范学院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重要作用,累计培养输送基础教育师资1.2万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8年保持在95%以上。当前,学校正全面推进"新师范"建设,着力打造智慧教育生态圈,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教师教育的新路径。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现状
学校前身可追溯至1906年创办的简州官立师范学堂,历经百年变迁,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现有校本部和东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34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
指标 | 2018年 | 2023年 |
---|---|---|
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 12345人 | 15678人 |
本科专业数量 | 48个 | 58个 |
省级一流专业 | 9个 | 15个 |
二、学科专业建设
构建"师范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双轮驱动模式,重点建设教育学、文学、理学三大学科集群。
- 国家级特色专业: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
- 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新兴交叉专业:智慧农业、数字媒体技术
学科类别 | 本科专业数 | 硕士点培育方向 |
---|---|---|
师范教育类 | 28个 | 课程与教学论 |
工学类 | 15个 | 智能制造技术 |
管理经济学类 | 10个 | 数字经济 |
三、师资队伍结构
实施"博士引进倍增计划"和"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形成"教授+工程师+技师"多元结构。
类别 | 人数 | 占比 |
---|---|---|
高级职称教师 | 689人 | 42.3% |
博士学位教师 | 345人 | 21.6% |
行业背景教师 | 248人 | 15.4% |
典型引才案例:2022年柔性引进华为技术专家团队,共建智能终端实验室;聘请四川省特级教师28人担任兼职导师。
四、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基础能力+专业技能+创新素养"三维培养体系,推行"校地协同、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 师范生"三习贯通"培养:累计建立教育实践基地126个
- 工科专业"订单式"培养:与京东方等企业共建定制班12个
- 创新创业教育: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年均超300项
培养环节 | 实施举措 | 成效指标 |
---|---|---|
实践教学 | 校企合作开发实训项目 | 实践学分占比38% |
双创教育 | 建设众创空间+孵化器 | 孵化企业47家 |
国际认证 | 推进ACBSP认证 | 6个专业通过认证 |
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聚焦"基础教育研究"和"区域产业发展"双主线,年均科研经费突破1.2亿元。
- 基础教育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乡村教师发展"重大课题
- 技术研发:在智能制造领域获发明专利43项
- 决策咨询:完成《成渝双城经济圈教育协同发展》等研究报告12份
科研类型 | 2020年 | 2023年 |
---|---|---|
纵向课题经费(万元) | 3860 | 6240 |
横向课题经费(万元) | 4320 | 8150 |
成果转化收益(万元) | 780 | 1930 |
六、信息化建设水平
投入1.8亿元建设智慧校园,建成"云-边-端"一体化教学系统。
- 数字资源:拥有电子图书180万册,MOOC课程236门
- 智能教室:改造智慧教室128间,配备AI教学分析系统
- 管理平台:上线"一网通办"服务事项167项
信息化指标 | 2021年 | 2023年 |
---|---|---|
校园网出口带宽(Gbps) | 10 | 40 |
在线课程学习人次 | 8500 | 32000 |
业务系统数字化率 | 78% | 96% |
七、国际化办学特色
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年均国际交流学生占比达5.2%。
- 合作办学:与泰国清迈大学共建"汉语国际教育"联合培养项目
- 师生交流:选派骨干教师赴海外访学年均45人次
- 国际认证:护理学专业通过CNBA认证
国际化指标 | 2019年 | 2023年 |
---|---|---|
来华留学生人数 | 126人 | 345人 |
中外合作项目 | 3个 | 9个 |
国际联合实验室 | 0个 | 2个 |
八、发展挑战与机遇
面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学校在以下方面仍需突破:
- 学科特色凝练:师范教育传统优势与新兴交叉学科融合度待提升
- 科研转化效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 师资结构优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相对不足
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学校迎来重要发展机遇:
- 区位优势凸显:毗邻天府国际机场,融入成都都市圈发展快车道
- 政策支持叠加:获批四川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 产业需求旺盛:对接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区域重点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