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胜县万善镇职业高中(以下简称“万善职高”)是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一所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依托农业大县区位优势,以“产教融合、服务地方”为核心理念,开设现代农业、机械制造、电子商务等贴合区域经济需求的专业。近年来,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升学有基础、就业有技能”的双向发展路径。根据2023年校方统计,毕业生就业率达92%,对口升学率超75%,在川东地区职业院校中表现突出。然而,受限于县域经济水平与教育资源,其在高端设备投入、师资结构优化等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万善职高现有专业覆盖现代农业技术、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四大领域,其中现代农业技术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公共基础+专业核心+拓展模块”三级架构,实践课程占比达60%。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实训占比 | 合作企业 |
---|---|---|---|
现代农业技术 | 农作物栽培、农业机械操作、农产品电商 | 65% | 武胜县柑橘产业园、四川农科院 |
机电技术应用 | 数控加工、电工电子技术、设备维护 | 60% | 重庆长安汽车、格力电器 |
计算机应用 | 网络搭建、平面设计、数据库管理 | 55% | 京东客服中心、字节跳动本地服务商 |
二、师资结构与教学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28人,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45%,高级职称教师22人。通过“校企互聘”机制,引入企业技术骨干26人参与实践教学。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企业经历 |
---|---|---|---|
专任教师 | 89 | 69% | 35%具备企业实践经历 |
兼职教师 | 39 | 30% | 全部来自合作企业 |
高级职称 | 22 | 17% | - |
三、学生构成与升学就业
2023年在校生规模达2100人,生源以武胜县为主(78%),周边区县占22%。升学与就业呈现“三七开”特征,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学年 | 2021 | 2022 | 2023 |
---|---|---|---|
招生人数 | 680 | 710 | 730 |
升学率 | 68% | 73% | 75% |
对口就业率 | 89% | 91% | 92% |
四、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建有校内实训室36间,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14个,其中现代农业实训中心为省级示范性基地。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生均实训工位达1.2个。
实训类型 | 面积 | 设备价值 | 合作项目 |
---|---|---|---|
现代农业实训中心 | 2000㎡ | 800万元 | 柑橘种植智能化改造 |
机电实训车间 | 1500㎡ | 1200万元 | 长安汽车零部件加工 |
电商直播基地 | 800㎡ | 300万元 | 京东武胜特产馆运营 |
五、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与42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形成“订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三类合作模式。2023年新增产教融合项目6个,涉及资金1200万元。
合作类型 | 企业数量 | 覆盖专业 | 年输送人数 |
---|---|---|---|
订单培养 | 18 | 机电、计算机 | 320人 |
工学交替 | 12 | 农业、会计 | 210人 |
顶岗实习 | 12 | 全专业 | 450人 |
六、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年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000人次,技术帮扶覆盖全县15个乡镇。2023年承接武胜县“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计划”,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50人。
培训类型 | 人数 | 证书获取率 | 就业关联度 |
---|---|---|---|
农业技术推广 | 1800 | 92% | 种植户增收15% |
电商创业培训 | 600 | 85% | 网店存活率68% |
企业定向培训 | 600 | 88% | 岗位适配率95% |
七、办学效益对比分析
横向对比川渝地区同类县级职高,万善职高在专业匹配度、就业质量方面具有优势,但师资学历层次与信息化投入仍需提升。
指标 | 万善职高 | 四川县域职高均值 | 重庆县域职高均值 |
---|---|---|---|
生均设备值 | 1.4万元 | 1.1万元 | 1.6万元 |
双师比例 | 45% | 38% | 52% |
企业订单覆盖率 | 65% | 55% | 70% |
八、发展瓶颈与突破方向
当前制约因素包括:县域财政支持有限导致高端设备更新滞后,企业深度参与意愿不足,以及家长对职业教育认可度待提升。建议通过以下路径突破:
- 争取省级专项资金支持实训设备迭代
- 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吸引企业投资
- 加强职业启蒙教育提升社会认知度
- 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强化师资培育
作为武胜县职业教育的核心载体,万善职高通过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构建了“就业有能力、升学有通道”的发展格局。其“农业+工业+服务业”的专业布局与县域经济高度契合,校企合作机制日趋成熟,社会服务贡献显著。未来需在数字化升级、产教深度融合、品牌化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力争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职业教育的县域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