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中专(成都电子校中专)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中专(成都电子校中专)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中专是一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融合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的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学校依托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优势,构建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育人模式,形成了“技术应用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人才培养特色。办学多年来,学校累计为华为、京东方、富士康等知名企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超万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对口就业率达85%。学校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1个,与行业内30余家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实现“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的无缝衔接。

成	都电子信息学校中专

一、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围绕电子信息产业链设置专业,形成“核心专业+延伸方向”的集群化布局。

专业大类核心专业培养方向主干课程
电子信息类电子技术应用智能硬件开发单片机原理、PCB设计、传感器技术
通信工程类通信网络建设5G基站运维光纤通信、基站优化、通信工程概预算
智能制造类工业机器人应用自动化产线调试PLC编程、机电传动控制、视觉检测技术

课程体系采用“三阶递进”模式:第1学期基础技能训练,第2-3学期专项技术提升,第4学期综合项目实战。实践课程占比达65%,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教学。

二、师资力量结构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构建“专家+技师”教学团队。

教师类别人数占比典型资质
理论教师8545%硕士以上学历占78%
实训导师6232%高级工程师及以上职称
企业兼职教师3518%来自华为、TCL等企业

教师团队近三年完成省级教改课题6项,开发校本教材12本,其中《SMT贴片工艺》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三、教学设施配置

学校建有“四中心一基地”实训体系,设备总值超8000万元。

实训场所面积设备价值功能定位
智能终端实训中心2800㎡2200万手机主板维修、智能穿戴设备组装
通信工程实训场1500㎡1500万5G基站模拟、光纤熔接实训
工业机器人实训室800㎡1800万ABB机械臂编程、视觉分拣系统

实训设备更新周期缩短至18个月,与京东方共建的“Mini LED封装生产线”达到行业主流生产标准。

四、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创新“四维联动”产教融合机制,形成稳定的合作生态。

合作类型合作企业合作内容年度收益
订单培养富士康“鸿超准班”年招生120人设备赞助300万元
实训基地共建TCL华星提供液晶面板检测线接收实习200人次/年
技术研发阿里云IoT智能家居系统开发横向课题经费80万

2022年校企联合开发课程资源包42个,企业提供奖学金总额达150万元。

五、学生发展路径

学校构建“升学+就业”双通道发展体系,满足不同需求。

发展类型比例支持措施典型案例
高职单招62%设立专升本辅导班2022年电子科大录取23人
直接就业35%企业定制培养计划京东方入职起薪5800元/月
创业扶持3%创客空间+风投对接“芯途科技”获天使投资100万

近三年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电子产品设计赛项金奖1项。

六、质量保障体系

学校建立“三维四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确保培养质量。

专业对口率83%
监控维度评价主体关键指标改进措施
教学过程督导组+学生课堂有效度92%推行项目化教学改革
实训效果企业导师+考官技能取证率91%增加虚拟仿真训练
就业质量跟踪调查+用人单位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2023年引入ISO29990国际职业教育质量管理标准,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

七、社会服务能力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构建多层次社会服务体系。

中小学生/居民凉山州建档立卡户
服务项目年培训量服务对象社会效益
新型学徒制培训1500人次企业在职员工提升生产效率15%
社区科普教育8000人次获评科普教育基地
技能扶贫专项320人次就业安置率100%

开发的“老年智能设备操作”课程包被纳入成都市终身学习平台资源库。

八、发展挑战与对策

面对产业升级和职教改革新要求,学校存在三方面挑战:一是专业迭代速度滞后于技术更新,二是复合型师资引进难度加大,三是国际化办学尚未突破。对此,学校启动“十四五”攀登计划,重点推进:1)建设集成电路封测、人工智能应用等前沿专业群;2)实施“博士+高工”高层次人才引育工程;3)与德国TÜV莱茵集团共建国际认证中心,开发X证书标准。

成都电子信息学校中专通过精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其“校企双元育人”“实训生产一体化”等创新实践,为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样本。未来需在专业前瞻性、师资高端化、国际化水平等方面持续突破,方能保持竞争优势。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