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南充高中潆溪职中(南充潆溪职中)

南充高中潆溪职中(南充潆溪职中)

南充高中潆溪职中是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办学实体,其发展历程与区域产业需求紧密相连。作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该校以“工学结合、产教融合”为核心办学理念,构建了涵盖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六大专业群。校园占地18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拥有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与京东、吉利等企业共建产教融合项目12项。近年来,学校年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超2000人,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达92%,在四川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考核中连续五年位列前20%。

南	充高中潆溪职中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潆溪农业中学,2008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制为职业中学,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现开设机械加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等14个专业,形成“升学有路径、就业有优势”的双轨培养模式。

年份在校生规模专业增减校企合作单位
20152315人新增无人机应用专业8家
20203182人撤销文秘专业15家
20233560人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22家

二、师资力量结构分析

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学校已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下表显示教师结构变化趋势:

类别2018年2023年增幅
专任教师总数127人165人29.9%
硕士以上学历28人53人89.3%
高级职称教师39人78人99.0%
双师型教师61人112人83.6%

三、专业建设成效对比

重点专业群建设成效显著,以下对比机械制造与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指标:

专业名称实训设备价值校企合作项目技能竞赛获奖
机械制造技术1860万元吉利订单班、中德诺浩项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2项
电子商务850万元京东校园云仓、直播电商基地省级创新创业大赛银奖3项
汽车运用与维修1200万元比亚迪校企联育中心行业技能比武一等奖5项

四、教学成果多维展示

学校构建“岗课赛证”融通培养体系,近五年取得显著成效:

年度升学率职业资格取证率省级以上竞赛获奖
201978.3%86.5%17项
202183.7%92.1%24项
202389.2%95.4%31项

五、学生发展路径分析

学校建立“分层培养、多元发展”机制,形成三大成长通道:

  • 升学通道:与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共建“3+2”贯通培养项目,年均输送专科生源600余人
  • 就业通道:通过“企业冠名班”实现精准就业,毕业生覆盖长三角、成渝经济圈制造业企业
  • 创业通道:依托创业孵化园,近三年培育学生创业项目27个,涉及电商、现代农业等领域

六、产教融合实践创新

学校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形成“四共”育人模式:

合作维度实施项目企业投入(万元)受益学生数
人才培养吉利订单班320120人/届
实训基地京东智能仓储中心580200人/年
技术研发工业机器人应用实验室26045人/年
社会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150800人次/年

七、校园信息化建设水平

学校投入28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核心指标包括:

建设项目覆盖范围应用成效
数字化教学平台全专业课程线上资源库容量达50TB
虚拟仿真实训室机电、汽修专业设备利用率提升40%
物联网管理系统安防、能耗监测运维成本降低25%
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实训中心远程操控响应时间<0.1秒

八、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学校发挥资源优势开展社会培训,近三年数据如下:

培训类型2021年2022年2023年
职业技能鉴定1823人次2456人次3120人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685人920人1240人
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127人189人243人
企业定制培训890人1360人1980人

经过多年发展,南充高中潆溪职中已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其“专业集群对接产业链、实训平台衔接岗位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有效破解了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脱节的难题。通过深度产教融合构建的“教学-生产-研发”三位一体体系,使学校成为川东北职业教育改革的示范窗口。未来需在国际化合作、智慧教育升级等方面持续突破,向“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目标迈进。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