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德阳(川护职院德阳)

四川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德阳(川护职院德阳)

四川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德阳校区是四川省唯一以护理为主干的全日制公办高职院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88年。作为区域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学院依托行业优势,构建了"医教融合、产教协同"的育人模式,形成"护理+康养"双轮驱动的专业集群。校区占地近400亩,拥有省内领先的医护实训中心和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平台,与省内外12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近年来,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基层医疗岗位覆盖率达75%,在川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四	川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德阳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8年建立的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职院校。德阳校区作为主校区,承载着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核心专业建设,定位于培养"扎根基层、技术过硬"的高素质护理人才。

发展阶段 关键事件 办学特色
1988-2003 成人医学教育向高职转型 建立"医学-护理"一体化培养体系
2003-2015 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 打造"院中园"实训基地模式
2016至今 "双高计划"重点建设 构建"护理+X"复合型专业群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护理、助产、老年保健与管理等8个医药卫生类专业,其中护理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平台+模块"架构,基础课程占比40%,专项技能课程占比35%,临床实践课程占比25%。

专业名称 核心课程 职业证书
护理 母婴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康复护理技术 护士执业资格证
老年保健与管理 老年心理评估、中医养生保健、失智症照护 1+X老年照护证书
康复治疗技术 运动疗法、作业治疗、传统康复技术 康复治疗士资格证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32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比42%,硕士以上学历占比68%,双师型教师占比81%。通过"校院互聘"机制,聘请三甲医院专家122人担任产业教授。

师资类别 人数 占比 代表成果
教授/主任医师 58 17.8% 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2项
副教授/副主任护师 97 30.0% 开发虚拟仿真实训项目23个
企业兼职教师 122 37.4% 参与编写岗位标准16项

四、教学资源配置

校区建有模拟医院、OSCE考站等12类实训场所,设备总值达1.2亿元。与德阳市医院共建的"院中校"实训中心,实现教学场景与临床环境无缝对接。

  • 实训基地面积:2.3万平方米
  •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有在线课程24门,虚拟仿真项目45个
  • 图书资源:纸质图书38万册,电子期刊数据库6个

五、学生发展质量监测

近三年毕业生执业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92.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就业跟踪数据显示,85%毕业生在医疗单位稳定就业,专业对口率达94%。

指标类型 2021届 2022届 2023届
执业通过率 91.2% 93.5% 92.8%
基层就业比例 76.3% 78.1% 79.4%
专升本录取率 12.5% 14.2% 15.8%

六、产教融合创新实践

与德阳市卫健委共建"健康服务产业学院",实施"订单班"培养模式。近五年开展横向课题研究27项,技术成果转化收益超800万元。

  • 校企合作单位:三级医院18家,养老机构32家
  • 现代学徒制班级:覆盖护理、康复专业,年培养规模300人
  • 社会培训:年开展继续教育6000人次,技能鉴定2000人次

七、校园文化建设特色

构建"仁心·精术"文化品牌,将南丁格尔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每年举办5·12国际护士节授帽仪式,组织"医路同行"志愿服务,年服务时长超1.2万小时。

文化载体 活动形式 育人成效
专业技能竞赛 全国护理技能大赛 获国家级奖项23项
创新创业教育 "互联网+医疗"项目孵化 培育创业项目47个
思政教育矩阵 "红色救护站"情景教学 建设省级思政精品课程2门

八、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四	川护理职业技术学院德阳

面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人才缺口,学院正着力破解实训资源不足、师资结构老化等问题。计划三年内投入1.5亿元建设康养实训大楼,引进博士层次人才20名。

  • 数字化转型:开发AR/VR实训系统,提升远程教学能力
  • 国际化突破:与日本医疗集团共建护理标准认证中心
  • 服务能级提升:建设川北地区基层医疗人员培训基地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