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长宁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长宁职教中心”)是四川省宜宾市重要的中等职业教育机构,坐落于川南经济区核心地带,承担着为区域产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的使命。学校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办学理念,聚焦现代农业、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等地方支柱产业,构建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近年来,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训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就业创业等方面成效显著。其“双师型”教师占比、毕业生对口就业率、职业技能证书获取率等关键指标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形成了“立足长宁、辐射川南、对接产业”的办学特色,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学校概况与定位
长宁职教中心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前身为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2018年经省级评估认定为“四川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占地12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200余人,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8000人次。学校定位为“区域产业人才供给基地”和“乡村振兴技能服务平台”,紧密对接竹产业、文旅康养、智能制造业等本地主导产业,形成“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的专业布局。
核心指标 | 数据 |
---|---|
办学性质 | 公办中等职业学校 |
重点专业集群 | 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旅游服务 |
校企合作企业数 | 68家(含竹海酒业、蜀南文旅等龙头企业) |
实训设备总值 | 3200万元(含省级财政专项支持1200万元) |
二、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学校构建了“产业链-岗位群-课程链”三级对接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近五年新增新能源汽车维修、电子商务等5个新兴专业。目前开设18个中职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竹工艺设计与制作、现代农业技术、计算机应用),形成“竹产业技术”“智慧农业”“数字商贸”三大专业群。课程体系采用“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界拓展”模式,实践课程占比达60%,引入企业真实项目教学占比超过35%。
专业类别 | 代表专业 | 核心课程 | 职业资格证书 |
---|---|---|---|
竹产业技术 | 竹工艺设计与制作 | 竹材加工技术、3D建模与雕刻、非遗技艺传承 | 竹艺设计师(中级) |
现代农业 | 现代农业技术 | 智慧农业系统、农产品电商运营、农业物联网 | 农业技术指导员(高级) |
智能制造 | 机电技术应用 | 工业机器人编程、CAD/CAM、液压气动系统维护 | 电工证+数控车工(中级) |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团队
学校实施“双师双能”提升计划,通过企业实践、高校进修、技能大赛等途径优化师资结构。现有教职工19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12人,副高级职称45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8%。建有省级“大师工作室”2个,聘请企业技术骨干、非遗传承人等兼职教师56人。近三年教师团队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开发校本教材14部,其中《竹艺设计与制作》入选“十四五”规划教材。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专任教师 | 142 | 71.7% | 主持市级以上教改课题23项 |
企业兼职教师 | 56 | 28.3% | 参与开发岗位标准12项 |
高级职称教师 | 57 | 29.0% |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累计投入1.2亿元建设实训基地,建成“竹艺工坊”“智能制造中心”“现代农业实训园”等8大实训园区。其中,竹产业实训基地被认定为“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配备五轴数控机床、激光雕刻机等先进设备;与京东合作的“电商直播实训室”实现教学场景与企业实景无缝衔接。校内实训工位总数达3500个,生均实训设备值超1万元,居全省中职学校前列。
五、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占比65%,对口就业率达82%。通过“订单班”“冠名班”等模式,为竹海景区、凯翼汽车等企业定向输送技术人才1200余人。学校还承担“雨露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等项目,年培训农村劳动力超3000人次,助力200余个贫困家庭实现技能脱贫。2022年获评“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六、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创新“一三五”产教融合模式:即围绕一个区域产业需求,构建“专业共建、人才共育、资源共享”三大机制,实施“教学生产一体化、师资互聘常态化、技术研发协同化”五项举措。与蜀南竹海旅游公司共建“竹旅融合产业学院”,联合开发《竹景观设计》《民宿运营管理》等课程;与五粮液集团合作开展“酿酒设备维护”订单培养,实现“车间即课堂、师傅即导师”。近五年校企联合攻关技术难题17项,取得实用新型专利9项。
七、学生发展与升学路径
学校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体系,与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3+2”分段培养,年均输送升学学生400余人。2023年专升本录取率达78%,较五年前提升45个百分点。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获奖127项,其中数控铣削、电子商务运营等赛项斩获一等奖。典型校友如竹艺大师李某某创立“竹韵”品牌,带动周边农户年增收超200万元。
八、区域经济与社会影响
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标杆,学校年均为本地企业输送技术人才1000余人,支撑竹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通过“技能扶贫”“送教下乡”等项目,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3600余名,助推长宁县获评“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学校牵头成立的“川南职教联盟”吸纳32所院校,共享教学资源库课程240门,形成跨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四川长宁职业教育中心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内涵建设,探索出一条县域职教高质量发展之路。其“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双师队伍共建共享”“技能培训赋能乡村振兴”等实践经验,为同类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未来需在数字化教学转型、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持续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国家“技能型社会”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