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四川省属公办高职院校,其学前教育(幼师)专业在区域职业教育中具有显著地位。该专业依托学院深厚的师范教育底蕴,构建了“理论+实践+艺术”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配备省级幼教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团队。近年来,专业毕业生在川内幼儿园教师招聘考试中通过率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内江及周边地区百余所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形成“校-园协同育人”特色模式。然而,相较于四川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同类院校,其在省级精品课程数量和行业影响力上仍存在提升空间。
一、专业设置与历史沿革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始设于2004年,前身为内江师范学校幼师班,2019年入选教育部“1+X”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专业代码570102K,学制三年,面向四川、重庆等省市招生,年均计划人数120-150人。
核心指标 | 内江职院 | 川南幼专 | 成都幼专 |
---|---|---|---|
专业开办时间 | 2004年 | 1988年 | 1960年 |
省级重点专业 | 否 | 是 | 是 |
1+X证书试点 | 幼儿照护 | 母婴护理 | 幼儿运动指导 |
二、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能力+专业技能+艺术素养”模块化设计,包含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等12门专业核心课,钢琴、舞蹈等8门技能必修课。推行“三阶段”实训模式:第一年校内模拟实训,第二年幼儿园跟岗实习,第三年顶岗实习。
课程类型 | 学分占比 | 教学形式 |
---|---|---|
公共基础课 | 30% | 线上线下混合式 |
专业技能课 | 45% | 理实一体化 |
艺术特长课 | 25% | 工作室制 |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2.8%,双师素质教师达75%。聘请12名幼儿园园长担任实践导师,形成“校企双导师”制。与四川师范大学共建教师发展中心,年均开展幼教专题培训6次。
师资类型 | 人数 | 占比 | 代表成果 |
---|---|---|---|
教授/副教授 | 12 | 42.8% | 省级教改项目3项 |
幼儿园高级教师 | 8 | 28.6% | 开发园本教材5部 |
艺术类教师 | 6 | 21.4% | 指导学生获省级奖项27次 |
四、实训条件与产教融合
建有总面积2800㎡的幼教实训中心,含蒙台梭利教室、奥尔夫音乐教室等12个专项实训室。与内江市机关幼儿园等32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年接收实习生200余人次。创新实施“园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开发《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等4门岗课赛证融通课程。
五、就业质量与职业发展
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对口就业率89%。2022届毕业生教师资格证获取率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典型就业单位包括省级示范幼儿园、早教机构及教育管理部门,起薪范围3500-5000元/月。
六、学生竞赛与技能认证
近五年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9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前教育赛项三等奖2项。推行“1+X”证书制度,幼儿照护中级证书通过率82%,家庭教育指导师认证通过率75%。建立“赛教融合”机制,将省赛标准融入6门核心课程考核。
七、社会服务与行业影响
年均开展幼师国培项目4期,培训在职教师300余人。承接内江市学前教育质量评估项目,参与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价标准》。开发《川南民间游戏在幼儿园的应用》等5部社区教育资源包,服务地方幼教事业发展。
八、发展瓶颈与改进方向
当前存在三大短板:一是缺乏省级教学成果奖等标志性成果,二是校企合作深度不足,三是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建议重点推进混合所有制实训基地建设,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加强与本科院校的“3+2”专升本衔接。
通过对办学历史、课程体系、师资配置等多维度的分析可见,内江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已形成鲜明的区域办学特色,在实践教学和产教融合方面具有优势。未来需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应对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