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川师大幼师学院)

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作为西南地区基础教育文脉的重要传承者,始终秉持"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办学理念,依托四川师范大学百年师范教育积淀,构建起特色鲜明的学前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院以培养"懂教育、精技艺、善创新"的复合型幼教人才为目标,形成涵盖本科、硕士及继续教育的完整培养链条,其毕业生在西南地区幼教领域保持着较高的行业认可度。近年来通过实施"产教融合2.0"战略,与百余所优质幼儿园建立深度合作,构建了"理论+实训+顶岗"三维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匹配度持续提升。

四	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拥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核心专业,构建"艺术素养+教育技术+管理能力"三位一体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特征,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占比达65%,其中包含省级教学名师3人。教学设施方面,建有儿童行为观察实验室、蒙台梭利实训室等特色场馆,实训设备总值超2000万元。就业数据显示,近五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92%,用人单位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同类院系前三。

一、历史沿革与定位

学院前身可追溯至1940年代国立师范学院幼稚教育科,2003年独立建制为学前教育学院,2018年更名为现名。作为四川省属重点师范院校的二级学院,承担着为西南地区输送优质幼教人才的核心使命,现已形成"本硕贯通、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格局。

发展阶段关键事件标志性成果
初创期(1940-1960)国立师范学院设立幼稚教育科西南首个高等幼教专业诞生
成长期(1980-2000)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省级重点学科
跨越期(2010-至今)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获评省级应用型示范学院

二、专业体系与课程建设

学院构建"金字塔型"专业架构,基础层设学前教育本科专业,中间层设特殊教育、儿童发展等方向模块,顶层设置教育硕士(学前教育方向)。课程体系采用"3+3"模式:3个核心能力模块(保教能力、艺术素养、教研能力)与3类拓展课程(融合教育、园所管理、国际视野)相结合。

课程类别学分占比特色课程
专业必修课45%学前卫生学、幼儿园课程设计
实践课程25%教育见习、园所跟岗实习
选修课程30%幼儿戏剧创编、蒙氏教育实务

三、师资结构与教学团队

现有专任教师87人,其中教授19人,副教授34人,博士学位占比42%。实施"双业导师制",聘请一线名园长28人担任实践导师。近三年教师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开发校本教材12部,其中《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入选国家规划教材。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行业背景
正高22%、副高40%博士42%、硕士53%幼儿园工作经历教师占68%
对比南京师范幼师学院正高18%、副高35%博士38%、硕士55%行业背景教师占52%
对比华东师大孟宪承书院正高35%、副高30%博士65%、硕士30%行业背景教师占45%

四、教学设施与实践平台

学院建有省内首个虚拟幼儿园仿真实训中心,配备多参数儿童行为分析仪、智能教具研发实验室等先进设备。与成都市第三幼儿园等16所省级示范园共建实践基地,年均接收实习生400余人次。2022年上线"川师幼教云"平台,实现远程观摩、案例库共享等功能。

五、科研实力与成果转化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5项、省部级课题2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57篇。研发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评估系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在川渝地区200余所幼儿园推广应用。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普惠性幼儿园质量提升计划",完成园长培训项目12期,覆盖从业人员3000余人。

六、就业质量与社会服务

毕业生主要流向公办幼儿园(62%)、民办高端园(25%)及教育机构(13%)。建立"职业发展追踪系统",数据显示入职三年内晋升园长助理及以上岗位比例达28%。学院每年发布《区域幼教人才需求白皮书》,为地方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承接国培计划项目累计培训幼师1.2万人次。

七、国际交流与合作

与加拿大布鲁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建立"2+2"双学位项目,年均选派30名学生赴海外交流。引进国际蒙特梭利认证课程(AMS),成为西南地区首个具备颁发国际蒙氏教师资格证的机构。承办"一带一路"幼教论坛3届,吸引15国专家学者参与。

八、发展挑战与应对策略

面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的新要求,学院存在三大挑战:一是招生规模与质量平衡难题,二是男性幼师培养体系待完善,三是数字化转型速度需加快。对此实施"三项计划":启动"未来园长储备计划"优化培养层次,设立"男生励志奖学金"提升性别比例,建设智慧幼教实验室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经过八十余载的发展积淀,四川师范大学幼师学院已形成"立足巴蜀、辐射西南、影响全国"的办学格局。其"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为破解幼教师资短缺难题提供了有效方案,但在教育国际化与数字化转型方面仍需持续发力。未来需进一步发挥师范院校传统优势,深化与基础教育的共生关系,为新时代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3722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