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邛崃师范学校现在叫什么(邛崃师范现名)

邛崃师范学校作为西南地区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历史符号,其发展历程折射出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的深刻变革。该校始建于1943年,历经78载办学积淀,于2012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整体并入成都师范学院,成为其邛崃校区。这一转变标志着传统中等师范学校向现代高等师范教育的转型,既延续了师范教育血脉,又实现了办学层次的跃升。当前校区依托成都师范学院的学科优势,构建起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本科+硕士"的完整培养链条,在校生规模突破5000人,较合并前增长320%。这种历史性跨越不仅保留了区域基础教育人才供给的传统优势,更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了师资培养质量的系统性提升,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

邛	崃师范学校现在叫什么

一、历史沿革与建制变迁

时间节点校名变更办学性质隶属关系
1943-1950邛崃县立简易师范学校初级师范邛崃县政府
1952-1962川西邛崃师范学校中级师范四川省文教厅
1978-2012四川省邛崃师范学校三年制中师成都市教委
2012-至今成都师范学院邛崃校区本科院校四川省教育厅

二、办学定位升级对比

对比维度合并前(2012前)合并后(2023)
学历层次中等师范(中专)本科+硕士
专业设置6个师范类专业15个师范+非师范专业
年招生量800人(中师)1500人(本科为主)
师资结构本科占比45%博士占比38%

三、校区功能重构分析

原邛崃师范校区现承担着三大核心功能:一是作为成都师范学院基础文理学科的教学基地,二是开展教师教育实训的专业化场所,三是承接地方继续教育项目的实施载体。校区保留占地230亩的园林式建筑群,新建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智慧教室等设施,生均教学设备值从0.6万元提升至2.3万元。现有教职工187人中,具有高校教学资格者占比达92%,较改制前提升47个百分点。

四、学科专业转型路径

  • 传统优势继承:保留数学教育、语文教育等特色专业
  • 新兴方向拓展:增设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等紧缺专业
  • 交叉学科培育:开发"教育学+人工智能"双学位项目
  • 研究生培养:2020年起招收学科教学(语文/数学)硕士

五、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指标类型2012年数据2023年数据
教授数量8人35人
博士学位获得者2人73人
双师型教师15人98人
省级教学名师0人5人

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实施"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改革,前两年夯实文理基础,后两年进行专业方向细分。构建"理论+实践+反思"三维课程体系,教育实习周期延长至18周,覆盖小学全科教学实践。近三年毕业生教师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92%以上,就业去向包括基础教育机构(67%)、教育管理部门(12%)、升学深造(15%)等多元渠道。

七、服务地方教育发展

  • 承担邛崃市80%的新教师岗前培训
  • 建立"校地协同"教研共同体12个
  • 年均开展教育专题讲座30余场
  • 开发乡土教材《巴蜀教育文化研究》系列

八、文化传承与发展

校区完整保留民国时期"尊经阁"等历史建筑,将"严谨、仁慈"的校训精神融入现代师德养成体系。创建"师范文化数字馆",收录珍贵教案、校史影像等资料。每年举办"红烛师苑"文化节,通过经典诵读、板书大赛等活动传承师范技艺,使百年文脉在高等教育阶段获得新生。

历经世纪沧桑的邛崃师范学校,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浪潮中完成了从传统中师到现代高师的华丽转身。这种转型并非简单的物理合并,而是通过教育资源的优化重组,实现了培养规格的提升、服务面向的扩展和文化基因的再生。当前校区既保持着"传道授业"的师范本色,又注入了"创新发展"的时代内涵,为西部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优质师资。这种历史性跨越对同类院校改革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其发展轨迹生动诠释了我国师范教育体系现代化的演进逻辑。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69891.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