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幼师学校

巴中师范学校定向师范生(巴中定向师范生)

巴中师范学校定向师范生是四川省为缓解基层教育资源短缺、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而实施的一项重要人才培养计划。该政策通过“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模式,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投身乡村教育事业,旨在解决偏远地区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自2013年启动以来,累计为巴中市及周边区县输送数千名基层教师,成为稳定基层教育人才队伍的重要抓手。定向生享受“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政策,毕业后需在协议地服务至少6年,其培养体系融合了基础教育文理学科与教育学专业课程,注重师德养成与教学实践能力提升。

巴	中师范学校定向师范生

一、招生政策与选拔机制

巴中师范学校定向师范生招生对象为巴中市户籍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需参加中考并达到当地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录取流程采用“笔试+面试+签约”三位一体模式,其中笔试成绩占比70%,面试重点考察语言表达与职业认同度,通过后需与户籍所在地教育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

年份 招生计划 录取分数线 报考人数
2020 320人 580分 1500人
2021 350人 605分 1800人
2022 400人 612分 2200人

数据显示,近三年录取分数线年均增长15分,报录比从4.7:1升至5.5:1,反映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首次将体育、艺术特长纳入加分项,最高可降10分录取。

二、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

学制为3年制中专或5年制专科(与四川师范大学联办),采用“2+1”分段培养:前两年在校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第三年进入协议县区优质学校顶岗实习。核心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学科教学法班级管理实务三大模块,实践课程占比达40%。

课程类型 学分占比 教学形式
公共基础课 30% 课堂讲授+线上慕课
专业必修课 40% 案例教学+微格训练
实践课程 30% 校内外实训+顶岗实习

相较于非定向生,定向班增设乡村学校管理实务复式教学技巧等特色课程,每学期安排2周基层学校浸入式观察。2022年教学评估显示,定向生教学技能达标率较普通师范生高18个百分点。

三、就业分配与服务协议

毕业生按“生源地优先、就近分配”原则,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至乡镇中心校或村小任教。服务期6年内不得调离协议单位,违约需退还培养费用并支付违约金。2022届就业数据显示,92.6%被分配至原籍县区,7.4%调剂至相邻缺编县。

分配去向 比例 典型岗位
乡镇中心校 65% 语文/数学教师
村级小学 28% 全科教师
县域薄弱校 7% 音体美教师

跟踪调查显示,服务满3年的定向生中,83%仍坚守岗位,高于全省特岗教师留存率15个百分点。巴州区2021年创新“师徒制”传帮带机制,使新教师一年合格率提升至97%。

四、待遇保障与职业发展

定向生入职即纳入事业单位编制管理,工资待遇参照当地公务员标准发放。服务期内享受山区津贴(每月800-1500元)、住房补贴(前三年每年1万元)及学历提升资助(专升本一次性奖励2万元)。

工作年限 月均收入 福利构成
1-3年 约5500元 基本工资+绩效+津贴
4-6年 约6800元 新增职称工资
6年以上 约8500元 享受乡镇工作补贴

职业晋升方面,服务期满后可通过“硕师计划”免试攻读教育硕士,或参加市级骨干教师遴选。恩阳区近五年有27名定向生晋升为副校长,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良性循环。

五、学业管理与考核机制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基地校导师)全程督导,建立包含师德档案教学日志发展手册的三维评价体系。每学期组织专业技能比武,将板书设计、教学设计等10项核心技能量化评分。

考核项目 权重 达标要求
教育实习 30% 评课优良率≥85%
技能测试 25% 说课答辩≥80分
理论考试 20% 公共课及格线60分
师德评估 25% 无违规违纪记录

2022年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对平昌县定向生进行追踪测评,结果显示课堂教学能力优秀率达78%,较传统培养模式提升显著。

六、学生群体特征分析

定向生以农村户籍为主(占89%),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达63%。入学动机调查显示,42%出于“就业保障”考虑,35%因“教师职业理想”,23%受“家庭影响”。心理测评表明,该群体具有更强的环境适应力(SCL-90量表得分低于全国常模12%)。

指标 定向生均值 普通师范生均值
学业坚持性 4.3/5 3.7/5
职业认同感 4.5/5 3.9/5
基层适应力 4.7/5 3.2/5

南江县2021届定向生张某某的案例显示,通过参与“名师工作室”项目,三年内从初级教师跃升为县级教学能手,印证了定向培养与岗位成长的衔接效应。

七、社会影响与效益评估

截至2022年,巴中市定向师范生计划累计补充乡村教师2386名,使全市小学师生比从1:21优化至1:17,初中生师比达1:13.5。通江县实验显示,定向生任教学校的学生流失率下降7个百分点,家长满意度提升至91%。

指标 实施前 实施后
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 18% 45%
中级职称教师占比 27% 53%
青年教师流动率 19% 7%

经济效益方面,每培养1名定向生可节约财政支出约8万元(相较临聘教师),且通过稳定师资间接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八、现存挑战与优化建议

当前面临三大矛盾:一是服务期限刚性化职业发展柔性需求的冲突,二是单一学科培养乡村全科教学的适配性不足,三是政策吸引力随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边际递减效应。建议构建“服务期弹性折算”制度,探索“主修+辅修”跨学科培养模式,并建立与服务贡献挂钩的动态激励机制。

未来可借鉴浙江“雏鹰计划”经验,将定向培养前置至小学阶段筛选,同时打通在职研究生进修通道,使政策既保持基层导向又具备上升空间。通过AI辅助教学系统减轻教师负担,让定向生更能专注于专业成长,最终实现“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的政策初衷。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youshi/38120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