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地址在哪里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地址在哪里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综合评述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是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唯一一所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其历史可追溯至1986年改制为职业中学,并于1997年通过省级评估,成为当地职业教育的重要支柱‌。学校现设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筠连镇莲花村五组(主校区)和公园路19号(原校区),总占地面积达100亩,建筑面积超过2.2万平方米,硬件设施完备,包括40间教室、18间实训室及现代化学生宿舍‌。作为全国电子电工鉴定基地和宜宾市定点培训机构,该校在职业技能培养领域具有显著优势,现有在校学生超过2200人,教职工7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20%‌

学校坚持“升学与就业并重”的办学理念,近年来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师资队伍、深化产教融合,逐步形成以电子技术、数控技术、汽车维修等工科专业为核心,航空服务、学前教育等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专业布局‌。2025年,学校计划新增安全保卫服务和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进一步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在教学质量方面,该校连续多年在对口高考中保持本科升学率增长,2025年目标为本科上线人数同比增长30%,公办专科录取率显著提升‌。此外,学校在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尤其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屡获奖项,展现出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


一、学校基础信息解析

1. ‌学校地址与办学性质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为公办中等职业学校,隶属于筠连县人民政府。主校区位于筠连镇莲花村五组,另保留原校区(筠连镇公园路19号)作为辅助教学点‌。两校区均配备标准化教学楼、实训基地及生活设施,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全寄宿制学习。

2. ‌2025年招生简章核心分析

  • 招生规模‌:计划招收职高新生1200人,较2024年扩招15%,重点倾斜电子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紧缺专业‌
  • 录取条件‌:实行“分类培养”模式,分设对口本科班(中考成绩前30%)、普职融通班(与普通高中课程衔接)及就业班,后两者需通过面试与职业倾向测试‌
  • 学费政策‌:全日制学生享受国家免学费政策,仅收取住宿费(600元/年)和教材费(300元/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每年2000元助学金‌

3. ‌优势专业设置解析

专业名称 核心优势 就业方向 实训资源
电子技术应用 国家级鉴定基地,拥有模拟电路、PLC控制等6个实训室 电子信息制造、设备维护 与华为、长虹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
汽车运用与维修 宜宾市重点建设专业,配备整车拆装、新能源车诊断平台 4S店技术岗、自主创业 合作企业包括一汽大众、比亚迪‌
航空服务 模拟舱实训系统,开设民航礼仪、票务管理课程 空中乘务、地勤服务 与四川航空签订定向培养协议‌
计算机应用 省级技能大赛获奖专业,主攻Python编程、网络运维 软件开发、IT技术支持 建有云计算数据中心和网络安全实验室‌
数控技术应用 拥有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课程涵盖CAD/CAM一体化 精密机械加工、模具设计 合作企业:中国二重、东方电气‌

二、当地同类型学校对比分析

表1:办学规模与硬件设施对比

学校名称 占地面积(亩) 在校生人数 实训室数量 合作企业数量 升学率(2024)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 100 2210 18 32 68%
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150 3500 25 45 72%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80 1800 15 28 65%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60 1200 12 20 58%
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70 1500 14 25 63%

分析‌:筠连县城南职中在县域职校中硬件投入领先,但相较市级学校(如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仍存在规模差距。其合作企业数量与升学率处于中上游,凸显区域产业对接优势。

表2:专业竞争力对比

学校名称 省级重点专业数量 国家级实训基地 技能大赛获奖数(2024) 新兴专业布局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 2 电子电工 12 安全保卫服务、美发
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4 智能制造 18 工业机器人、无人机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1 8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1 5 旅游管理、茶艺
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2 建筑工程 9 新能源汽车、光伏技术

分析‌:筠连职中在传统工科领域(电子、数控)保持竞争力,但新兴专业布局较保守;宜宾市职校凭借智能制造和工业机器人等前沿专业领跑。

表3: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学校名称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 双师型教师比例 教科研课题(近3年) 对口高考本科上线率
筠连县城南职业中学校 20% 45% 8 15%
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25% 60% 15 22%
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18% 38% 5 12%
长宁县职业高级中学 15% 30% 3 9%
江安县职业技术学校 17% 35% 6 11%

分析‌:筠连职中双师型教师比例亟待提升,但其本科升学率在县域学校中表现突出,反映文化课教学体系较为完善。


三、竞争策略与发展建议

  1. 强化产教融合‌:依托电子电工国家级基地,深化与头部企业(如华为、比亚迪)的订单培养,建立“校中厂”实践模式。
  2. 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国培、省培项目提升教师技能水平,力争2025年双师型教师比例突破50%。
  3. 差异化专业建设‌:重点发展航空服务、安全保卫等特色专业,避免与市级学校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直接竞争。
  4. 升学通道拓展‌:增加普职融通班规模,探索与本科院校联合开办“3+4”中本贯通项目。

(正文结束)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