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成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信息职院)

成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都信息职院)

成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四川省内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特色的高职院校,依托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共建背景,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的办学模式。学院聚焦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构建了覆盖信息技术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并与华为、京东方、天府机场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学院通过“双高计划”建设,在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优化、国际认证课程引入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5%以上,尤其在成渝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人才供给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面对产业技术快速迭代和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学院需进一步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强化跨学科创新能力培养。

成	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院前身为1988年成立的成都电子职工大学,2003年改制为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2010年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作为四川省首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院以“信息技术+”为专业集群核心,重点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数字经济发展需求。

时间节点重大事件发展目标
2003-2010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构建电子信息特色专业体系
2015-2020“双高计划”立项打造智能制造与大数据技术高地
2021至今成渝双城校区建设辐射西部数字经济人才培养网络

二、学科专业布局

学院现有46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专业设置紧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形成“智能终端—云计算—工业互联网”专业链。

专业群核心专业产业匹配度
电子信息类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工程适配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需求
数字商贸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服务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
智能制造类机电一体化、工业机器人对接龙泉汽车产业园智能化改造

三、师资队伍结构

学院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通过企业挂职、国际认证培训等方式优化师资结构。截至2023年,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达42%,具备行业认证的“双师型”教师比例达78%。

教师类别人数占比代表性企业经历
教授/副教授186人41%华为、中兴等企业项目经验
企业兼职教师124人29%京东方、TCL技术骨干
国际认证教师98人23%思科CCNA、亚马逊AWS认证

四、实践教学体系

学院构建“三级递进”实训体系:基础技能训练→专项技术实训→综合项目实战。校内建有17个央财支持实训基地,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5个。

实训平台类型数量设备价值(万元)合作企业
智能工厂实训中心3个8600西门子工业软件(中国)
云计算实验室8个5200阿里云、腾讯云
航空模拟舱2套2800四川航空培训中心

五、产教融合机制

创新“四共”育人模式:校企共建专业、共组团队、共管过程、共评质量。与华为共建“ICT学院”,课程体系嵌入HCIA认证标准;与京东方联合开发《新型显示技术》教材。

六、科研与社会服务

近五年纵向课题到账经费年均增长15%,横向技术服务到款额达7800万元。组建“成信院—华为”联合创新中心,攻克智能传感器校准等关键技术3项。

科研指标20192023增长率
专利授权量86项154项79%
技术交易额1200万3800万217%
省部级奖项3项9项200%

七、国际化办学

与德国F+U萨克森职业学院共建“中德智能制造学院”,引进IHK职业资格证书标准。开发英文授课专业7个,招收“一带一路”留学生124人。

八、就业质量分析

2023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比例达18%,本地就业占比67%。薪酬水平居四川省高职前三,平均起薪5800元/月。

就业指标2021届2023届增幅
对口就业率82%91%11%
专升本录取率12%19%58%
创业率1.2%2.5%108%

成都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强化技术赋能,已形成特色鲜明的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体系。未来需在以下方向突破:一是加强人工智能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建设AI+专业集群;二是拓展国际认证课程覆盖面,提升学生全球竞争力;三是构建“数字孪生校园”,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作为西南地区信息技术类高职标杆院校,其发展路径对同类院校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