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青苏职业中专学校是四川省内具有鲜明职业教育特色的中等专业学校,其校园建设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学校以“产教融合、技能立校”为核心理念,构建了涵盖现代服务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专业体系,并通过“校企合作订单班”“实训基地共建”等模式强化实践教学。校园硬件设施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步升级,形成“教学-实训-就业”一体化培养链条。在成都市职业教育体系中,该校以高就业率(连续五年超95%)和技能竞赛获奖数量位居前列,尤其在酒店管理、烹饪工艺等专业领域具备区域影响力。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成都青苏职业中专学校前身为1960年创立的成都市第32中学,2000年转型为职业中专,2012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校园发展历经三次扩建,现占地面积8.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学校定位为“服务都市产业的技能型人才摇篮”,重点对接成都“5+5+1”现代产业体系,开设专业覆盖旅游服务、信息技术、装备制造等六大领域,其中省级重点专业占比达40%。
年份 | 校园面积(万平方米) | 专业数量 | 校企合作单位(家) |
---|---|---|---|
2010 | 5.2 | 12 | 18 |
2015 | 7.1 | 15 | 34 |
2023 | 8.7 | 18 | 52 |
二、校园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
校园采用“教学-实训-生活”三区分离设计,通过连廊衔接各功能区域。教学区含3栋教学楼,配备智慧教室48间;实训区建有川菜烹饪、酒店管理、电子商务等专业化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超3000万元;生活区包含学生公寓(床位2800个)、食堂及体育场馆。特色设施包括:
- 川菜文化体验中心(省级非遗传承基地)
- 智能酒店实训楼(模拟五星级酒店场景)
- 跨企业实训工坊(西门子、洲际酒店等联合建设)
功能区 | 面积占比 | 核心设施 |
---|---|---|
教学区 | 32% | 智慧教室、专业实验室 |
实训区 | 28% | 产教融合基地、虚拟仿真中心 |
生活区 | 40% | 公寓、食堂、运动场 |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学校形成“主体专业+拓展方向”的课程架构,主体专业包括:
- 旅游服务与管理(省级示范专业,细分导游、会展策划方向)
- 中餐烹饪(川菜大师工作室领衔,含非遗面点技艺课程)
- 数字媒体技术(VR设计与短视频制作方向)
课程体系融入“1+X”证书制度,开发《川菜标准化制作》《智能酒店运营》等校本教材,实践课程占比达65%。2023年新增“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与京东方、川航等企业联合开设订单班。
专业类别 | 省级重点专业数 | 对口就业率 | 技能证书通过率 |
---|---|---|---|
现代服务业 | 5 | 97.2% | 89.5% |
信息技术 | 2 | 94.8% | 82.3% |
装备制造 | 1 | 91.5% | 78.6% |
四、师资队伍与教学创新
学校实施“双师素质提升工程”,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完成1个月企业实践。现有教职工168人,其中:
- 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5%
- “双师型”教师占比68%
- 企业兼职教师库规模达86人(含川菜大师、酒店高管等)
教学模式创新包括“三阶递进式实训”(认知实习-跟岗学习-顶岗实习)、“项目驱动教学法”(如承办市级技能大赛实训任务)。2023年开发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包12个,覆盖烹饪、酒店管理等专业核心课程。
五、学生发展与就业质量
毕业生就业呈现“本地化、高端化”特征,85%进入成都重点产业企业。就业领域分布:
行业领域 | 就业占比 | 代表企业 |
---|---|---|
文旅餐饮 | 41% | 希尔顿酒店、银杏金阁餐厅 |
信息技术 | 27% | 腾讯西南基地、京东西南仓 |
先进制造 | 19% | 一汽丰田成都工厂、中电科十所 |
自主创业 | 13% | 餐饮门店、电商直播工作室 |
升学渠道畅通,近三年高职单招录取率78%,合作院校包括四川旅游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等。
六、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构建“四层递进”产教融合体系:
- 基础实训(校内模拟岗位训练)
- 跟岗实习(企业真实场景学习)
- 项目实战(参与企业生产任务)
- 创新创业(孵化学生商业项目)
社会服务方面,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超5000人次,承接“天府工匠”培育项目,为社区提供川菜制作、老年护理等公益课程。
七、数字化校园建设
学校投入800万元建设智慧校园系统,核心模块包括:
- 教学管理平台(覆盖排课、成绩分析、实训考勤)
-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烹饪火候控制、酒店服务流程模拟)
- 安全监控中心(AI行为识别预警系统)
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2023年数字资源访问量达12万次,线上教学占比提升至30%。
八、文化传承与特色项目
学校将地域文化融入职业教育,打造两大特色品牌:
- 川菜非遗传承中心:开设“郫县豆瓣酿造”“经典川菜复原”等特色课程,培养非遗传承人23名。
- 天府旅游文化节:联合黄龙溪古镇、宽窄巷子等景区开展实景教学,年接待游客观摩超3000人次。
校园文化活动以“技能月”“工匠讲堂”为主线,形成“赛技能、展绝活”的育人氛围。
成都青苏职业中专学校通过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了“技能培养+文化传承+创新创业”三位一体的职教模式。其“小而精”的办学策略在专业集中度、企业参与度、就业匹配度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但在数字化转型速度、跨区域资源共享等方面仍需突破。未来需进一步发挥“川字号”专业集群效应,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路径,为西部职教改革提供可复制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