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院方文俊(威远职院方文俊)

威远县职业技术学院方文俊(威远职院方文俊)

方文俊作为威远县职业技术学院的骨干教师,其专业能力与教育贡献具有显著的区域示范性。他长期扎根职业教育一线,聚焦现代农业技术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形成了“产教融合、知行合一”的教学特色。通过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牵头校企合作项目,以及创新“田间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与就业竞争力。在科研领域,其主导的农业技术研发成果已转化为多项地方产业标准,助力威远县特色农业发展。管理层面,他推动学院构建“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并积极参与县域职业技能培训规划,成为连接教育链与产业链的重要纽带。

威	远县职业技术学院方文俊

教学能力与课程建设

方文俊主讲《现代农业技术》《植物病理学》等核心课程,采用“理论+实训+田间实操”三位一体教学模式。其课程设计注重地域适应性,例如将威远县主导作物水稻、柑橘的种植管理融入案例教学。2021年主持的《现代农业技术》被评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选课人数突破5000人次,学生满意度达96%。

课程名称授课模式学生参与率成果转化率
现代农业技术线上线下混合式98%42%(学生参与家庭农场实践)
植物病理学田间诊断实战92%35%(病虫害防治方案被本地农户采纳)
农业电商运营项目驱动教学89%28%(学生创业项目孵化成功)

科研成果与技术转化

方文俊近五年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其中《川南丘陵区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研究》获省农业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团队研发的“柑橘病虫害智能监测系统”已在威远县12个乡镇推广,减少农药使用量30%,提升果品优质率25%。2023年与企业合作建立“无病毒柑橘苗木繁育中心”,年产值超800万元。

项目名称研究周期经费(万元)技术转化率
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2019-20224582%(覆盖全县75%柑橘园)
智慧农业物联网应用2021-20236865%(应用于3个现代农业园区)
农产品电商标准化2020-20223258%(制定4项地方电商标准)

社会服务与产教融合

方文俊牵头组建“威远县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团”,累计培训新型职业农民4300余人次,其中“家庭农场主专项培训”帮助217人获得中级职业资格。2022年推动学院与四川华西农业集团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学院”,实现订单式培养人才326名,毕业生对口就业率提升至91%。

服务项目培训人数经济效益(万元)政策采纳率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860间接创造产值1.2亿县政府3份文件引用成果
农业技术下乡920节约生产成本380万7项技术纳入县推广目录
企业定制培养326年均为企业增效500万

师资培养与团队建设

方文俊创立“青蓝工程”师徒制,累计培养青年教师12人,其中3人晋升高级职称。其领衔的教学团队获评“四川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团队成员主持市级以上教改项目9项。2023年推动建立“企业技术员-学院教师”双向轮岗制度,聘请行业专家24人参与课程开发。

学生竞赛与创新创业

指导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项47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农业技能大赛金奖2项。2020年带领学生团队完成“柑橘采后智能化处理设备”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孵化学生创业项目“农掌柜”电商平台,年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带动53户农户增收。

国际交流与合作

作为中德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成员,方文俊赴德国下萨克森农业学院研修现代农场管理课程体系。2022年引进“双元制”教学模式,与荷兰朗蒂斯教育集团共建“园艺技术国际化认证中心”,累计培养IEO认证学员68名,其中12人赴东南亚参与农业援外项目。

教育理念与改革实践

提出“三阶递进”人才培养模型:基础技能(1年级)-专项能力(2年级)-综合创新(3年级)。主导开发“农业经理人”职业能力标准,被纳入四川省“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2023年推动学院实施“学分银行”制度,允许学生通过技能竞赛、创新创业成果置换学分。

行业影响力与荣誉体系

担任四川省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威远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会长。2021年获评“全国乡村振兴先进个人”,2023年入选教育部“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培养计划”。其主持编制的《川南地区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白皮书》被省教育厅列为改革参考案例。

方文俊的教育实践深刻体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价值。通过构建“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学院的专业竞争力,更推动了威远县农业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其创新成果在川南地区形成可复制的职教改革经验,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技术保障。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