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宜宾市翠屏区技工学校作为川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形成了以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为核心的办学特色。学校始建于1987年,历经三次校区扩建,现占地120亩,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设有机械工程、信息技术、商贸管理等6大专业群。通过"校中厂+订单班"模式,与五粮液集团、凯翼汽车等本土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三年毕业生留宜就业率达78%。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比65%,拥有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实训设备总值超4000万元。
一、历史沿革与办学定位
学校前身为1987年创建的宜宾市第一职业中学,2005年升格为省级重点技工学校,2018年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办学定位聚焦"服务长江上游装备制造产业带",形成"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创新创业"三位一体培养体系。
发展阶段 | 关键事件 | 办学成果 |
---|---|---|
1987-2004 | 基础建设期 | 建成机械加工、电子电工实训室 |
2005-2015 | 省级重点建设 | 获评四川省重点技工学校 |
2016-至今 | 示范校创建 | 立项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 |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现开设数控技术应用、新能源汽车检测等14个骨干专业,其中省级重点专业3个。构建"基础平台+专业模块+跨专业选修"课程体系,开发《智能装备维护》《电商视觉设计》等12门校本教材。
专业类别 | 核心课程 | 校企合作项目 |
---|---|---|
智能制造 | 数控编程与加工、工业机器人操作 | 五粮液精密加工订单班 |
信息技术 | 物联网技术应用、大数据基础 | 华为ICT人才孵化基地 |
现代服务 | 跨境电商实务、会展策划 | 蜀南文旅集团冠名班 |
三、师资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教师15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32%,硕士以上学历教师45人。实施"青蓝工程"培养计划,近五年选派87名教师参加德国双元制教学法研修。
年份 | 高级职称占比 | 双师型教师占比 | 企业兼职教师数 |
---|---|---|---|
2018 | 28% | 58% | 12人 |
2021 | 35% | 68% | 25人 |
2023 | 42% | 72% | 38人 |
四、教学设施配置
建有智能制造、智慧商貿等4大实训中心,其中工业机器人实训室配备ABB、发那科设备28台套。与海尔集团共建西南地区首个"工业4.0"示范性实训基地。
五、产教融合实践
推行"1+X"证书制度,开发新能源汽车维修等5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宁德时代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累计培养企业准员工432人。
六、学生发展路径
构建"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扶持"的成长体系。近三年高职单招录取率保持在82%以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4800元/月。
七、社会服务能力
年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等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承接宜宾市"长江工匠"培育计划,累计输送高技能人才3600余名。
八、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教学诊断与改进"闭环机制,开发专业建设动态监测平台。近五年在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7项,位列川南地区前列。
通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育人模式改革,宜宾市翠屏区技工学校已发展成为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人才供给基地。未来需在数字化转型、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提升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