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四川技术学校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罗江校区地址(川职院罗江校区地址)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罗江校区地址(川职院罗江校区地址)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罗江校区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大学北路,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地带,毗邻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与罗江经济开发区。该校区依托德阳市“天府数谷”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形成“产教融合+智慧校园”双核驱动模式,其选址体现了三大战略价值:一是贯通德阳、绵阳、成都三地的地理枢纽优势,距德阳市区30公里、成都市区90公里,通过成绵高速复线实现1小时经济圈覆盖;二是对接“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产业布局,与罗江经开区内126家规上企业形成“校企双元”育人体系;三是依托罗江区“省级职业教育创新试验区”政策红利,构建“教学-实训-就业”全链条生态。

四	川职业技术学院罗江校区地址

一、地理区位与交通网络

罗江校区坐标北纬31°23'、东经104°42',处于成都平原东北部浅丘地带。校区半径5公里内形成“三纵两横”路网体系,其中G0511德都高速公路罗江出口距校区仅2.8公里。轨道交通方面,成绵乐城际铁路罗江东站开通后实现至成都东站45分钟通达,与德阳市域铁路S11线(规划)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类型距离/时长接驳方案
高速公路(G0511)德阳市区28公里/30分钟校区东门设专用匝道
城际铁路(成绵乐)成都东站120公里/75分钟罗江东站直达摆渡车
市内公交罗江城区中心5公里/15分钟定制公交线路7条

二、区域经济发展支撑

校区所在罗江区2022年GDP达312.7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8%,形成以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校区与罗江经开区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近3年累计输送技术技能人才1200余人,校企联合攻关项目47项,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2.3亿元。

经济指标2022年数据关联度分析
工业总产值585.4亿元校区专业匹配度达78%
数字经济占比34.6%对应大数据专业群
研发投入强度2.8%产学研合作基础

三、气候环境特征

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16.3℃,夏季极端高温37.4℃(持续天数≤15天),冬季最低气温-2.1℃。校区建筑群采用“风廊+绿岛”微气候调节系统,屋顶光伏板覆盖率达35%,年节能量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0吨。

气候要素数值范围应对措施
年降水量850-950mm海绵城市排水系统
日照时数1050-1250h太阳能光热利用装置
湿度78%-85%智能通风幕墙系统

四、教育资源协同网络

校区构建“1+N”教育联合体,与四川工业科技职业学院等6所高职院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共享价值2.8亿元的实训设备资源。重点专业与中铁二局、京东方等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32个,近三年毕业生留川就业率达91.7%。

五、生活配套服务体系

校区半径3公里内形成“5分钟生活圈”,包含世纪隆腾商业综合体(12万㎡)、罗江区人民医院(三甲创建单位)、人才公寓社区(可容纳3000人)。特色餐饮街区集聚川菜、火锅、小吃等业态126家,平均消费水平较成都市区低38%。

六、政策支持矩阵

享受《德阳市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专项政策,包括:在校生每人每年补贴4000元实训经费、企业接收实习生给予税前扣除优惠、毕业生留罗工作发放3万元安家补助。2023年获批“四川省现场工程师培养试点项目”,获专项资金1200万元。

七、智慧校园建设标准

建成“5G+教育”专网,部署物联网终端设备8700个,实现能耗监测、安防监控、教学管理的数字化覆盖。开发“罗技云学堂”APP,集成虚拟仿真实训模块45个,疫情期间保障98%课程线上运行。

八、可持续发展规划

按照“十四五”规划,校区将实施三大工程:投资2.3亿元的新工科实训中心(2025年投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的非遗技艺传承基地(2024年启动)、零碳校园示范项目(目标2026年碳排放降低40%)。同步推进“学历证书+X技能认证”制度,计划新增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8个职业认证考点。

通过多维度的战略布局,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罗江校区已形成“区位赋能发展、产教深度融合、智慧生态共生”的特色办学模式。其选址决策不仅满足当前教育教学需求,更通过预留2000亩扩展用地、搭建产业创新平台等前瞻性设计,为未来十年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供物理空间和资源接口。随着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深化,该校区有望成为西部职教改革的标杆性载体。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