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四川技术学校

巴中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巴中公办职校)

巴中公办职业技术学校是川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地方产业需求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始建于1985年,历经三次校区扩建和专业结构调整,现开设加工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等6大专业群,形成"升学有通道、就业有优势"的办学特色。作为秦巴山区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基地,年均输送2000余名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达67%,在装备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发挥显著支撑作用。

巴	中公办职业技术学校

一、基础概况与办学定位

指标数据详情对比维度
建校时间1985年(省级重点职校)较川内同类院校平均早5年
校园面积12.8万平方米达全省公办职校前30%水平
在校生规模4320人(含联办学生)巴中市职教系统第2位

二、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

专业类别重点专业数实训室配置证书获取率
加工制造类3个省级重点专业数控加工中心、3D打印实验室92%
信息技术类2个市级特色专业网络搭建实训室、云计算平台88%
现代服务类5个校级骨干专业智能财税实训中心、电商直播基地85%

三、师资队伍结构分析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双师比例
高级职称38%(含正高4人)硕士及以上占比52%专业教师双师比达65%
中级职称45%本科学位42%企业兼职教师库储备120人
初级职称17%在读硕士8人年均企业实践超400学时

四、教学设施与实训条件

学校建成"前校后厂"式实训基地,设备总值达8700万元。重点建设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康养护理等实训中心,其中:

  • 机械加工实训中心:配备五轴联动机床12台,年实训量达1.2万人次
  • 现代农业实训园:占地200亩,包含智能温室、农产品检测实验室
  • 医护实训大楼:模拟病房36间,配备虚拟手术教学系统

五、产教融合实施路径

构建"政校行企"四方联动机制,形成三大合作模式:

合作类型典型项目成效指标
订单培养与比亚迪共建"冠名班"年输送技术人才200+
校中厂服装设计工作室(引企入校)年产值突破500万元
产业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政企共建)开发X证书标准6项

六、学生发展质量追踪

近三年毕业生去向呈现多元化特征:

毕业去向2022届2021届2020届
直接就业63%61%58%
高职单招28%30%32%
自主创业6%5%4%
应征入伍3%4%6%

七、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学校年均开展社会培训超1.2万人次,形成三大服务品牌:

  •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开发"田间课堂"教学模式,累计培训种植大户3200人

巴	中公办职业技术学校

当前面临三大挑战:①专业集群与区域产业匹配度待提升,②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率仅65%,③高端人才引进存在地域劣势。建议重点推进:

  1. 建设产业需求动态监测平台,建立专业预警机制
  2. 加快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开发AR/VR教学资源包

本文采摘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xhlnet.com/school/32625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y15982010384

0.129711s